老年性中耳炎的治疗措施

    发布时间:2016-02-21   来源:中华康网   

  中耳炎的出现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极多的人会出现这种疾病的症状,让耳部的听力下降,而且耳部疼痛严重,我们应当多关注自己耳部的健康,特别是要认真了解此病的治疗措施才行,到底患上中耳炎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中耳炎的治疗办法

  中耳炎耳闷胀感或堵塞,耳聋耳鸣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发生在感冒,或在不知不觉中,有时头部运动可以改善听力,部分患者有轻度疼痛,儿童常表现为缓慢或注意力不集中。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1、清除积液。对于患者的情况不同,我们在进行手术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用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我们要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则可以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来做到。

  2、积极治疗鼻部疾病。我们可以采用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这些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于扁桃体特别肥大,还有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一些患者,我们应该做扁桃体摘除术,这也是一种治疗的不错方法。抗生素治疗。我们可以运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抗生素来治疗中耳炎,或是用其他合成抗菌药治疗,这都是可以的。

  中耳炎的认识误区:

  1.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目前临床上已将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溢脓是其主要症状,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们传统的中耳炎概念的。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也较少出现耳痛,可仅有耳闷、听力下降症状,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造成渗出而引起的,由于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不出现耳痛和化脓,所以本病易被漏诊、误诊。

  2.耳道“出水”流脓就是中耳炎,现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会有“出水”流脓的症状,如外耳道炎有时就表现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会有流脓的症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就是前者鼓膜完整无穿孔的表现。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以挖耳比较多见。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疖肿破溃也可引起耳道流脓,耳道检查及追问既往病史多能鉴别。

  3.中耳炎手术容易造成面瘫,能不做尽量不做,由于耳科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差异,间或有手术后面瘫的报道,且面瘫影响面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由于面神经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手术中从面神经表面剥离病灶难免会刺激神经引起水肿,只要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生面瘫。

  4.耳道流脓时,不宜手术,以前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若手术需在停止流脓3月到半年以上,但往往由于中耳乳突炎性病灶没有彻底根除很容易复发流脓鼓膜再次穿孔。.治疗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疗其诱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剂中成药抗生素等药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肿瘤、鼻咽重度增殖体肥大等要进行手术。

  了解相关的知识之后,大家认识到了中耳炎的治疗措施是什么了,中耳炎的出现让耳部方面的健康会受到相当严重的危害,也会给患者朋友的生活方面带来很多的不便,大家应当多了解一些关于中耳炎的知识,注意将此病的治疗办法认识透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中耳炎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吗 
大部分人得了中耳炎疾病之后,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中耳炎只是一种耳朵方面的小毛病,根本不需要小题大做。专家表示:中耳炎在发病初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表现,不过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