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预防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15-12-06   来源:中华康网   

  提起手足口病,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日益增高的趋势,肠道病毒是诱发手足口病的主要因素,一般在小儿中发生,是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的传染病,因而,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就尤为重要。下面就请专家就手足口病的预防方面为大家做个讲解。

  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低烧,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数目在4到10几个不等,故而得此病名,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健康的带病毒者。病儿说话时的口水飞沫中带有此病毒,可传染其他小孩。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预防上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板蓝根等。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利巴韦林、病毒唑等。若小儿有发热时,可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也可口服退热药或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要多喝温开水,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手足口病的预防

  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要清洗消毒;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扫后应立即洗手;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及时送诊、居家休息;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患儿增多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的3月至11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期,而6月份至8月份则为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再加上此病的传播范围十分的广泛,无论是婴儿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被传染,尤其是在三岁以下的孩童更易得此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每年4到8月份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那么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小孩患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