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6-02-09   来源:中华康网   

  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是怎样的呢?因为此病与溃疡有相似之处,所以很多家长将儿童手足口病当作了溃疡来处理,这样容易耽误疾病的治疗。

  近日,不断有以口腔溃疡及手指、足趾部位出现红色疱疹来就医的患儿,常误诊为“水痘”或蚊虫叮咬,其实是手足口病。这种病多在春夏两季流行,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是3~6岁的孩子,常在托儿所及幼儿园内流行,成人也可感染,应当引起警惕。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为柯萨奇A16型,肠道病毒71型也可以引起,但较前者症状重,偶有并发症发生。

  这种病于 1957年首先在新西兰发现,以后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均有报告。我国1981年在上海首先发现本病,近年来全国十几个省市相继发现。病毒存在于病儿口腔及疱疹液内,粪便中亦有大量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唾液经呼吸道感染,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儿传播。接触者的发病率在30%以上,所以容易在幼儿园内3~6 岁儿童中流行。

  感染后约经2~4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半数以上有发热(38℃左右),持续1~3天,然后出现口腔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次日出现皮疹,多在手指及足趾背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亦可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膝肘部位也可见到。皮疹先为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即形成疱疹,疱疹为单房,直径2~5mm,一般很少破溃,多于2~4天后干燥结痂,不留疤痕。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呈溃疡,多在口腔颊黏膜处及舌边、舌尖、齿龈处,口水多,进食困难,约3~4天后症状减轻,最长可持续7~10天,多在5~7天自愈,一般预后良好,偶见继发心肌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者。

  孩子得了这种病,要注意隔离,一般应隔离7~10天,在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尤应注意,以免扩大流行。患儿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休息,可服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避免用手抓破疱疹进而导致感染,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涂于皮疹处,以达到消毒止痒的功效。

  家长需要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这样才能在孩子在得上了手足口病之后重视起来,及时到传染病医院里找专业大夫进行处理,及时地治好孩子的疾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每年4到8月份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那么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小孩患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