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解读与防治

    发布时间:2015-12-05   来源:中华康网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是5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潜伏期是3~8日。

  专家介绍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防治知识: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周围有红晕。水泡的液体清亮,然后水泡的中心慢慢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另外手指、脚趾端有散布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牙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这种疾病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2、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3、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饭后漱口;

  4、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5、可以口服一些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6、若小儿发热,也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 
每年4到8月份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那么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小孩患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