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和青色胎记

    发布时间:2015-09-25   来源:中华康网   

        太田痣是胎记的一种,可以在出生时就有或出生后乃至成年后才出现,太田痣习惯地称为黑色胎记或青色胎记、褐青色胎记。太田痣终生不消退,无自觉症状。
临床表现
     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大,轻者可以只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片状色素斑或青黑色色素斑;重的可表现为单侧面部或双侧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黑色色素斑,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及巩膜亦可受累。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皮肤性病科周平
分型:
浅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褐色)
深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多呈青色)
弥漫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全层,多呈青黑色)
治疗方法:采用激光治疗
      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工作原理:利用其高能量,极短脉冲的激光使表层几十微米厚的皮肤组织瞬间汽化,其作用深度可精确控制。治疗时热损伤小,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很小,治疗时不易损伤深层组织)。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工作原理:激光Q 开关好像一个高速快门,可将激光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形成能量密度很高的巨脉冲,从而形成局部的冲击波,将色素组织击碎,被人体吸收,由于激光能量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时间很短,从而避免了热效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用各种不同色素的最佳吸收波长各异,选择与其吸收峰相对应的激光波长就会最有效地祛除色素病变组织,而不会影响周围临近的正常组织。)

        利用上述激光进行太田痣的治疗,如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7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6个月,每次治疗可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患者感受到皮肤受脉冲光束的拍击,术后疼痛多迅速消失。治疗的次数与病灶特点的关系最密切,而与上述激光波长的关系为次。从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在肉眼观察与黑色素细胞镜下分布的规律上看,当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在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的密度有关,这一规律在进行治疗时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实用。适应于除眼巩膜、结膜之外的各种类型的太田痣.
    治疔须知 治疔黑胎记应争早期治疔,年令越小,皮肤越薄,皮损相对较浅,新陈代谢旺盛,吸收能力强,所需治疔次数相对较少。治疗需分次进行,一般需要二至四次治疔,每次治疔约十至二十分钟,二次治疔间隔为三至六个月。治疔后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一个星期左右创面痂皮脱落痊愈。新生的皮肤较红嫩,应注意保养,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照晒,谨慎使用化妆品等。
治疗疗程:治疗平均次数在3-6次左右,治疗每次间隔时间是3-6个月;
 激光治疗太田痣注意事项:
1.局部会有创面,不能沾水,一般7-14天;
2.治疗后口服抗生素一周,外用抗菌药膏4-6天,防止局部感染,以防疤痕的产生。
3.大面积治疗局部会有肿胀或少量水疱,为正常现象,6小时后逐渐消退,创面形成痂皮,5-7天后会自然脱落,不能强行剥离,以免留疤;
4.治疗后要注意防晒,否则会引起短暂的色素沉着。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痣的常识 
痣是由于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引起的,黑色素沉积在真皮层称为真皮内痣;沉积在真皮层与表皮层之间称为交界痣;兼有上述两种属性的称为混合痣。由于痣含有黑色素,所以又称为...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