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龋齿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呢

    发布时间:2015-12-07   来源:中华康网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不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能够导致人们患上龋齿这种疾病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本身牙齿的质量,如果能够保证自己牙齿质量的健康,也可以预防人们患上这种疾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牙齿的质量好呢!

  (1)营养状况:指的是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并被人体所利用的情况,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有关。

  如果营养不足或缺乏时,直接影响牙齿结构的质量。比如人胚胎第92天时,乳牙开始发育,到了194天时,牙釉质和牙本质已经形成。如果在人胚胎期,牙齿开始生长发育时,因为孕妇患某种全身性疾病,引起营养情况不良或营养障碍,就能影响胎儿牙齿的正常发育。

  ①体内维生素A缺乏时,影响造釉细胞功能,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导致牙齿抗龋能力下降。

  ②体内维生素B6缺乏时,增加龋病发生的机会。

  ③牙齿形成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引起体内蛋白质缺乏,可能造成牙体形成缺陷,增加龋病的敏感性。以上的发现均在动物模型上得到证实。同时也证实,蛋白质缺乏时,可造成幼鼠唾液腺发育畸形,间接地促使龋病的发生。

  (2)矿物质:体内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不足亦与龋齿的发生有关。

  ①氟:是牙齿形成不可缺少的物质。氟能通过全身和局部作用,降低龋病的发病率。牙齿萌出后,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物药物刷牙或涂抹,能增加牙齿的抗龋能力。因为氟与牙釉质发生化学反应,能降低牙齿对龋的敏感性。氟类药物作用于早期釉质龋损,可促进龋坏组织的再矿化。

  ②磷、钙、维生素D:牙齿钙化离不开磷、钙和维生素D。缺乏这些物质,影响牙釉质正常发育,可致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发育不全,对龋的敏感性增加。保持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可以减少牙齿龋齿的几率。

  不同阶段预防龋病的不同方法。

  一、胎儿期:做好孕母保健

  由于乳牙的牙胚是在胎儿6~7周开始形成的,因此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必然和孩子的牙齿有关。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多进食肉类、鸡蛋、豆制品,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另外,某些药物会影响牙胚发育,还有可能造成唇腭裂等畸形,因此,孕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药。

  二、婴幼儿期:趁早清洁口腔环境

  婴儿由于各种饮食中含丰富的糖类与碳水化合物,因此提供了容易患龋齿的环境。家长应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切忌让孩子含奶瓶睡觉。最好在每次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由妈妈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市售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洗乳牙的牙面,清除食物残渣及菌斑。

  三、幼儿期及学龄前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孩子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此时家长就应教孩子刷牙,建立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卫生习惯。正确刷牙方法是,采用竖刷法,将牙刷放在牙龈部位,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从后向前,从左到右,刷完牙齿外侧,刷内侧,再刷咀嚼面,刷完上牙刷下牙,每个牙面刷8~10次,刷完全口牙齿需要3分钟。

  四、学龄期:防治六龄齿病

  儿童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此时要特别注意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最好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去医院做窝沟封闭的防龋治疗。

  对于不同阶段,对龋齿这种疾病的预防方法也不相同,如果家长朋友们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好牙,避免孩子被这种疾病所困扰的话,那么家长就要注意呀,在怀孕期间就要调节好自己的饮食,并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做好口腔清洁卫生,积极的防治各种口腔疾病,就可以避免孩子患有龋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怎样预防龋齿延长寿命 
概述:小编从小的时候就特别的喜欢吃甜食,所以到现在小编的牙齿有好几颗都已经坏掉了。张龋齿后不仅仅不能够吃太多冷热刺激的食物,而且也不能够坚硬的食物,实在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