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兰麻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5-02-16   来源:中华康网   

   

碧兰麻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袁伟   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

  【摘要】 目的 观察碧兰麻在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00例183颗牙分成利多卡因组和碧兰麻组,行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碧兰麻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碧兰麻用于牙髓炎行牙髓摘除术时行双侧麻醉具有起效快、毒性低、效果好等优点。 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袁伟

  关键词  碧兰麻   急慢性牙髓炎  

  无痛治疗是现代口腔治疗研究的方向之一,牙髓内神经很丰富,大多数为有髓神经,对刺激反应敏感。因此在牙髓治疗中无痛技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碧兰麻注射液治疗牙体牙髓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临床诊断为牙髓炎(包括急性和慢性)100例183颗牙,其中男性71例110颗牙,女性29例73颗牙,年龄23~60岁。将患者分成二组行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牙髓摘除术。利多卡因组50例60颗牙。碧兰麻组50例123颗牙。

  1.2 材料及使用  碧兰麻为法国赛特力-碧蓝公司生产,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局麻注射剂。1.7ml专用针头及注射器。利多卡因是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盐酸里多卡因注射液5ml/支。

  1.3 观察方法 利多卡因组盐酸利多卡因在患牙颊(唇)腭侧根尖区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髓腔注射)。碧兰麻组碧兰麻1.7ml用专用注射器颊(唇)腭双侧粘膜局部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或髓腔注射)。

  1.4 疗效评价

  1.4.1 医生评价  麻醉效果分为完全麻醉、麻醉良好、麻醉有效和麻醉无效4级。

  1.4.2 客观评价 注射麻药5min后行牙髓摘除术。显效:开髓、去冠髓及根髓术中患者无疼痛。非显效:开髓、去冠髓及去根髓术中有疼痛感觉,其疼痛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

  2 结果

  分别用碧兰麻、利多卡因两组观察,碧兰麻组完全无痛90%,失败4.8%,使用利多卡因完全无痛50%,失败5.46%,对麻醉后拔髓术观察,碧兰麻止痛效果好,麻醉完全率达90%以上,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注射液。

  3 讨论

  碧兰麻为一种新型口腔麻醉剂,盐酸阿替卡因具有酰胺功能基团,可以阻断沿注射部位神经纤维的神经传导,起局部麻醉作用。在阿替卡因溶液中添加1/100,000肾上腺素的作用在于延缓麻醉剂进入全身循环,维持活性组织浓度,同时亦可获得出血极少的手术野。局麻作用在给药后2-3分钟出现,可持续约60分钟。牙髓麻醉时可缩短2-3倍时间。我科分别用碧兰麻、利多卡因两组观察,碧兰麻组完全无痛90%,失败4.8%,使用利多卡因完全无痛50%,失败5.46%,两种麻药主观评价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前牙的麻醉效果高于后牙,其原因可能是前牙为单根管,解剖形态简单,牙周膜易于扩散等。在碧兰麻组123颗急、慢性牙髓炎患牙中,碧兰麻双侧局部浸润麻醉行牙髓摘除术时,显效率均为90%左右,麻醉效果良好。牙髓炎症期间麻醉效果较正常牙髓差,但本组123颗急、慢性牙髓炎患为麻醉有效率90%,麻药量为1.7ml。这可能是由于牙髓通过狭小的根尖孔与外界相通,无论牙髓是急性炎症还是慢性炎症,对根尖孔以外的环境影响不大,而麻药是渗透到根尖孔周围,麻醉进入根尖孔的神经,因此麻醉效果与牙髓的急、慢性炎症关系不大[1]。碧兰麻局部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其效果与牙位有一定关系 [2] 。分析原因:上颌骨疏松,上牙槽突唇(颊)侧骨板较薄有较多小孔通向其内的骨松质,因此单侧麻醉时药物渗透快而且效果好。上颌牙的唇、颊侧骨板均较腭侧骨板者为薄。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骨板因有颧牙槽而增厚。故上磨牙的麻醉效果较上前牙差。下颌牙槽突骨质厚,且较致密,不利于药物渗透,从而影响了麻醉效果。行下颌磨牙牙髓摘除术时最好进行双侧浸润麻醉。使用碧兰麻时,可直接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迅速达到麻醉效果并可减少用药量,对多根管牙可结合牙周膜内及髓腔内注射,以增强麻醉效果 [3] 。碧兰麻是一种起效时间快、对组织渗透性强、麻醉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口腔局部麻醉剂。虽然用碧兰麻后可使心率轻度加快但血压无显著性改变,无一例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的口腔局部麻醉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急性牙髓炎的5大症状特点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炎的一种症状表现,当患有此病时,让患者痛不堪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及早就诊治疗,减轻疼痛。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