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是很多的人在患有沙眼的时并知道,沙眼会让患者出现迎风流泪的现像,但是很多的人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在意,以为只是因为风吹的才会这样,其实这是患有沙眼的表现,那么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在患有沙眼的时候都有那些症状呢?
临床表现
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睑结膜,可有充血及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最后以瘢痕形成而告终。
(一)我国沙眼的分期
1.∑(进行期)
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隆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2.⑵(退行期)
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变为止。
3.F(完全结瘢期)
活动性变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其分级的标准:根据活动性变占上睑结膜总面积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二级,占1/3面积以下者为(+),占1/3~2/3者为(++),占2/3以上者为(+++)。
(二)国际上较为通用者为maccallan分期法
1.∑(浸润初期)
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滤泡与早期角膜血管翳。
2.⑵(活动期)
有明显的活动性变,即乳头、滤泡与角膜血管翳。
3.F(瘢痕前期)
同我国第⑵凇
4.て(完全结瘢期)
同我国第F凇
(三)角膜血管翳的分级法
将角膜分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以内者为(+),达到1/4~1/2者为(++),达到1/3~3/4者为(+++),超过3/4者为(++++)。
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睫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1.急性沙眼
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数周后可转为慢性期。
2.慢性沙眼
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减轻,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隆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隆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襞。
沙眼这种疾病是具有潜伏期的一般的五到十四天,沙眼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加重对角膜的损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现像,而且沙眼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少年,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在做好沙眼的预防,预防沙肯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眼部的卫生,不在用手去肉眼睛。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