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最终可导致多系统的损害及功能障碍,包括脑、眼、肾和周围神经。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亦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病变表现为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黄斑水肿,以及视神经病变等。广泛缺血会导致新生血管产生、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在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缺血缺氧的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生长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其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或引起玻璃体积血。与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王叶楠
“防患于未然”:好好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一步。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减缓甚至阻止病情恶化,却不可以将之逆转至未发病前,因此最好每年至少一次去眼科医生处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在眼底镜下尚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就可发现异常荧光。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下发现的微血管瘤比眼底镜下所见要早,要多得多。其他如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无灌注区,动静脉异常,渗出及出血,新生血管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都有特殊表现。针对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制定个体治疗方案以适合每一位患者的自身病情,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眼科医生以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通常只会有轻微的眼部不适,如眼痛或红眼等,医生可用药物缓解症状。一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很严重,大量血液流进玻璃体,难以吸收,就有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我科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不仅较早开展了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而且引进并开展了全视网膜镜辅助下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23G、25G微创玻璃体手术等新技术。最新开展了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了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的系列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