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治疗认识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5-01-11   来源:中华康网   

  误区一:认为“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能打眼底激光,激光越打视力越差”。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眼底激光的目的是减少需氧面积,减少新生血管形成,诱导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行,也就是说对于大面积的无灌注区必须早期给予激光治疗并覆盖足够的视网膜,才能使新生血管停止生长和萎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通常分3~4次完成,有的患者在两次激光间隔期间视力下降,实际是由于病情自然发展导致的,并非激光所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科姚进

  误区二:“血糖正常,眼底病就不发展了”。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真正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能降低糖尿病对眼睛引起的损伤。然而,几次的血糖测量正常并不代表已严格控制了血糖,在实际生活中,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无法真正做到严格的控制血糖,所以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加重。尽管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严格控制血糖,但是尽可能的平稳控制血糖、减少血糖的波动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眼底病变的发展速度。

  误区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治愈”。这种观点也是不科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同糖尿病一样,目前只能延缓和控制,并不能治愈。现代的激光、药物、手术等治疗可以延缓和控制病情,但并不能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力。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视网膜病定义 
视网膜是由大脑向外延伸的视觉神经末梢组织,其结构复杂、精细、脆弱而代谢旺盛。其血管属于终末血管系统,任何病理性的破坏和血管梗阻等引起的组织缺氧,均能导致组织坏死...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