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①先天性黑综合征;②先天性遗传性视网膜病。
概要:本病出生时即已存在,瑞典和荷兰发病率较高。有双亲血族通婚史。
病因病理:病因不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理发现视网膜外颗粒层紊乱,圆锥细胞异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科涂云海
眼部特征:.
1.出生时即为黑,或自少年时期开始视力逐渐下降,以至失明,可伴发白内障及圆锥形角膜,大角膜,上睑下垂,斜视,高度屈光不正,白内障,小眼球,黄斑病变,黄斑缺损,视盘水肿,视网膜血管狭窄,发育迟缓和神经系统异常;眼球震颤(扫视运动);黑性瞳孔,瞳孔光反应迟钝。
2.眼底在童年正常,以后逐渐出现椒盐性细点样改变,最终可发展成为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血管变细,广泛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萎缩。骨细胞样色素改变。进行性视神经萎缩。
3.视网膜电流图呈熄灭波或电活动降低。
全身特征:
1.精神发育不全,癫痫,神经性耳聋。
2.黑色棘皮症,肾病和性腺功能低下。
3.肥胖、多指(趾)畸形。
4.高尿酸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鉴别诊断:
与椎杆细胞营养不良、早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完全性色盲等疾病相鉴别。ERG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椎杆细胞营养不良发病。
治疗:无特殊疗法,对症处理。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