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孩子斜视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2-08   来源:中华康网   

  我们身边有不少患有斜视疾病的孩子。那么对于正常孩子的家长就会特别担忧,怕自己的孩子也会患上这种斜视疾病,如果家长能够了解斜视疾病产生的原因,他就能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预防,接下来就让专家给我们说一下引起孩子斜视的原因有哪些。

  父母总是对儿童关怀备至,有时孩子被抱在胸前,大人和孩子常处于近距离相互凝视状态;当孩子躺在床上,父母会递上些玩具任其在胸前玩耍,或用鲜艳的东西不断挑逗儿童。这样孩子的眼睛与物体之间距离极近,时间久了,眼肌的集合功能变得较强,就易产生间歇性内斜。

  由于婴儿长期躺在床上,床靠墙边者居多,大人在喂养或与婴儿说话时也多在同一个方向,这样,孩子会习惯性地总注视一个方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婴儿某些神经肌肉疲劳、眼肌外展功能失衡和发育异常,最后形成外斜视。

  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孩子视力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儿童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预防宝宝斜视的方法:

  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玩具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斜视应早治: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

  斜视简易测试法: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时会有斜视的状况,你可以在家里进行一项简单的测试,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斜视。

  具体的方法是:准备一把手电筒,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让孩子仰卧,然后在距孩子的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孩子的瞳孔中央,说明孩子没有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央,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说明孩子为斜视。

  温馨提示,孩子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所以当孩子患上疾病以后家长是最担心的,当然在生活中做到疾病的预防工作,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文章中,专家对于斜视疾病的测试方式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家长朋友可以借鉴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下健康测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斜视儿童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斜视好发于儿童,很多家长不了解斜视会产生的症状,因此不能早期发现孩子的疾病,下面中华康网为大家介绍斜视儿童的症状。1.眼位偏斜:有时父母不宜发现,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