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发生会导致患儿的眼球出现倾斜的症状,特别是在看物体的时候会和常人不同,斜视的危害性很强,而且诱发因素特很复杂,为此我们需要将该病的诱发因素了解透彻才可以,下面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斜视的诱发因素。
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很多,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能尽早使患儿的双眼视觉得到正常发育,并建立和维护正常立体视觉功能,这才是我们早期手术的根本目的。对儿童斜视进行分析,提出儿童斜视早期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对248例儿童斜视的手术年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量的估计进行分析。对调节性内斜视根据ac/a(调节性集合和调节的比率)比值、融合力的大小及戴全矫远视镜后出现的内斜度数来确定手术方法;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正,有偏内、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正常人的两眼视物应是正而平行的,当注视一个物体的时候,此物体的影像即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视黄斑中心凹上,再经过大脑的融像能力,才使两眼所见的影像合而为一。斜视在小孩和成年当中都可能发生,而以小孩的患病率要高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四点:
1、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2、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上述的介绍就是斜视疾病的诱发因素了,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去认识斜视,而且在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了斜视的诱发因素以后,就可以进行一些斜视的预防工作,这样可以针对性的预防,大大的降低斜视的发病率,让孩子得到眼部的健康。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