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梗后怎样用药预防复发

    发布时间:2015-07-18   来源:中华康网   

  1.抗血小板药物

  大多数情况均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复发。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氯吡格雷(波利维 75mg/d)、阿司匹林(50~325 mg/d)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2.高血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俳7

  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 mm 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2002年的调查中,中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处于较差水平。

  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 mm Hg,理想应达到≤130/80 mm Hg。在减少脑卒中事件方面,钙拮抗剂能更好地减少脑卒中事件。

  3.糖尿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lc<6. 5%,但对于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过低可能带来危害。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获益明显。

  4.脂代谢异常: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如果LDL-C>2.07 mmol/L,应将LDL-C降至2. 07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及肝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肌酸激酶)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停药观)。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羊羔疯的前兆症状有哪些 
很多比较顽固的疾病在它的发病之初治疗都是相对较容易的,只不过疾病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了解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在发病早期及早地识别疾病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