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伤性脑梗塞

    发布时间:2016-03-09   来源:中华康网   

  由头部外伤引起的脑梗塞谓之外伤性脑梗塞。这种病多见于青少年,均有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多出现在伤后24小时以内。而伤后2周或立即出现症状者较少见,脑血管造影,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近年来,由于CT的广泛应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其发病机制,与动脉内膜损伤及血管痉挛有关。头部外伤时,头颈部突然的伸屈活动,造成颈部血管的牵拉,使血管壁挫伤或内膜受损,一方面直接形成创伤性血栓;另一方面可反射性的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本身为血栓形成提供可能。同时,因为血管损伤、痉挛,或血栓形成产生缺血改变,损伤的血管壁可成为延缓形成血栓的部位。血栓扩大或血栓脱落,栓塞了基底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从而引起脑梗塞。另外,外伤性脑梗塞也可能与夹层动脉瘤形成有关。脑血管内层与中层之间,由于外伤损害后,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进行性分离,而形成夹层动脉瘤,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而小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加之血管纤细等生理解剖特点,轻微的外伤性打击,就可引起颅内深穿支及分支血管闭塞而发生脑梗塞。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羊羔疯的前兆症状有哪些 
很多比较顽固的疾病在它的发病之初治疗都是相对较容易的,只不过疾病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了解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在发病早期及早地识别疾病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