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要求定期输液正确吗

    发布时间:2016-02-22   来源:中华康网   

  脑梗塞又称脑梗或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坏色或软化性病理改变。脑梗塞属于脑卒中的一种,较为常见,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

  目前,每到秋冬季,就有不少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许多脑梗塞患者更是要求定期输液,认为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能预防卒中复发,很多基层医生也默认了这种观点。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没有证据表明输液能防止脑卒中发生。如果没有脑卒中症状,只是简单的静脉输液,对患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有害。因为输液是短时间内输注大量液体,加重心脏前负荷,也可能会引起输液反应等不良反应。预防卒中发生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肥胖、不运动、高盐、高糖、高脂饮食等;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动脉粥样硬化等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积极抗栓治疗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进行必要的体检包括:血液系统检查、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头颅CT、磁共振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如果发现有颈动脉狭窄,必要时做血管造影后进行介入治疗。

  脑梗塞的发生要及时及早地预防,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脑梗塞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最后,祝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羊羔疯的前兆症状有哪些 
很多比较顽固的疾病在它的发病之初治疗都是相对较容易的,只不过疾病的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了解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病症状,在发病早期及早地识别疾病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