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对癫痫的诊断并非高度特异,虽然癫痫样放电最常见于癫痫患者,但也可见于以下一些情况:
(1)非癫痫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肿瘤、脑卒中急性期、炎症、变性等,有时可伴有一过性惊厥发作。这些癫痫样电活动表明病变区或周围组织有刺激性反应,属于非特异性的异常。只有在急性病变恢复后仍有异常放电并伴有反复癫痫发作时,才考虑症状性癫痫的诊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罗鑫刚
(2)少数Tourette综合征患儿的EEG有典型的棘慢波发放,但在出现时间上和阵发性抽动的症状无关,不能据此认为抽动为癫痫发作。有些偏头痛患者EEG可出现癫痫样放电,特别是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可伴有枕叶放电。但偏头痛与癫痫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前者为缺血性病变,后者为刺激性病变。临床发作特征及功能影像学检查如SPECT等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某些小儿脑瘫、儿童孤独症、Rett综合征、发育性或获得性语言障碍等EEG有数量不等的癫痫样放电,有些并无癫痫发作。在这些患儿,癫痫样放电可能是因原发病变所致,但频繁的放电有可能对高级皮层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最近一些研究已发现抗癫痫药物可改善这类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感障碍。
(4)精神病患者少数可出现癫痫样电活动,多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或突然停用巴比妥类药物有关。这组患者和以精神症状为主的复杂部分性癫痫的鉴别非常重要。
(5)从无癫痫发作的正常儿童EEG偶可记录到典型的癫痫样放电,多数和遗传及发育有关,呈年龄依赖性出现和消失,很少发展为临床发作,预后良好。
由此可见,EEG的癫痫样放电并不能代替癫痫的诊断,必需结合临床考虑,特别是要仔细分析癫痫样放电与临床发作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