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迟骋 副主任医师
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跳骤停、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等环节。在完成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后,需进行效果评判,以便下一步治疗,具体依据如下:1、自主心跳恢复:可听到心脏跳动,即心音,也可触及大动脉搏动,一般在颈部颈动脉、手腕桡动脉、大腿根股动脉等位置较易触及;2、自主呼吸恢复:可见明显胸廓起伏,规律而有力呼吸;3、面色、甲床改变: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面色和甲床会由于缺氧、缺血,而导致紫绀,甚至灰白。自主循环、心跳、呼吸恢复后,组织供氧恢复,可见面色、甲床恢复红润;4、神志恢复正常: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意识丧失,自主循环建立和恢复后,神志逐渐苏醒,四肢可指定活动。

50835时长01:44
北大人民医院
43196时长01:46
江西胸科医院
24552时长01:46
成都363医院
40291时长02:00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37420时长02:07
中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