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休克血压下降的机制,根据休克的病因不同也略有不同,具体如下:1、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以及外周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血压下降;2、心源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明显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3、失血性休克或失液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液体和血液成分的大量丢失,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从而发生了低血容量,导致血压下降;4、感染中毒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内毒素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的障碍,以及内毒素引起心肌损害,引起心脏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血压下降是休克的一个典型临床表现,除了血压下降外,休克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湿冷、意识改变、尿量减少、肾功能损害、心率增快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抢救休克患者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积极控制感染,控制出血,治疗原发病,脱离过敏因素。其次要给予患者积极的液体复苏,通过补液维持患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在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基础上,如患者血压仍偏低,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升压治疗,还要注意进行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这些都是抢救休克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

88605时长01:53
北大人民医院
77933时长01:41
北大人民医院
73838时长02:18
中日医院
41627时长01:51
临汾市妇幼保健院
20275时长02:06
南医大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