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迟骋 副主任医师
胸外按压为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胸骨正中交界处,相当于胸骨中下1/3段,胸骨是胸部正中间的骨性标志,较为坚硬。左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两手交叉、手指交叠,抬起离开皮肤,掌根置于按压点,双臂伸直,靠上半身压力向下按压,实现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幅度为5-6cm,若按压过浅,则无法有效形成心脏泵血,若按压太深,有可能造成胸骨、肋骨损伤,导致二次创伤。给予30次按压后,需给予2次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需配合使用,配合比例为30:2。若胸外按压起到效果,会出现心跳恢复。此时颈动脉处可摸到动脉搏动,出现有效血压,收缩压>60mmHg,呼吸恢复,可见平稳而缓和的呼吸,神志清楚,四肢或肌肉出现有意识活动。颜面部、甲床由于呼吸道骤停,导致青紫或者灰白色,若胸外按压起效,将逐渐变成红润色。

28588时长01:34
山西省人医
40089时长01:43
北大人民医院
38277时长01:11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9157时长01:34
山西医大第一医院
28770时长01:49
北大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