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方印 副主任医师
临床上对于T2以上的侵犯膀胱肌层肿瘤,称为浸润性膀胱癌,浸润性膀胱癌理论上需要进行膀胱全切术,但膀胱全切后涉及到尿流改道问题,手术方式很多。手术方式不同,术后并发症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1、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把双侧输尿管直接拉到患者腹壁做造口,因为输尿管很细,皮肤造口容易产生狭窄,排尿欠通畅,容易发生肾脏积水、感染、发烧;
2、回肠膀胱:术中取一段肠段,把双侧输尿管缝在肠段下,小便下来后先通过肠段,之后通过腹壁上的造口,此种方式称为回肠膀胱。由于输尿管为医生手工缝在肠段下,有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发烧、腰痛,甚至引起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不全;
3、原位膀胱:术中取一肠段做成膀胱类似的形状,把输尿管缝到膀胱下,再把肠段做的膀胱与下方尿道做吻合,病人腹壁没有造口,病人可以像术前一样通过原位膀胱排尿,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但手术带来的风险也比较多,比如出现吻合口狭窄、肠梗阻、出血、感染,导致病人要进行二次手术。
因此,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做了膀胱全切后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尿流改道方式。

38293时长01:45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49616时长01:33
河南省肿瘤医院
98297时长01:54
华西医院
44219时长01:22
北京朝阳医院
24616时长01:22
河北以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