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烟台毓璜顶医院 成瑜 副主任医师
        目前临床上的治疗首选的是手术,手术后治疗以化疗为主。随着现在医疗水平提高,靶向治疗也逐渐普及和推广,现在临床上常用靶向药物主要是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和PARP抑制剂。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目前主要是贝伐单抗,如果一线治疗失败或者出现化疗耐药的患者,可配合安维汀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安维汀有一定副作用,比如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等,如果患者近期有出血或者血栓则需慎用。
还有PARP抑制剂,PARP抑制剂主要应用在铂类敏感的患者,或者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应用奥拉帕利效果比较好。靶向药物,还包括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在中国也可以是方兴未艾,进行免疫治疗需做基因检测,比如PD-L1检测、TMB的检测、MSI-H检测,以观察免疫治疗疗效。
		
89022时长01:49
			
			北京妇产医院  
		
91879时长01:51
			
			青岛市立医院  
		
36090时长02:02
			
			上海中山医院  
		
10855时长01:44
			
			青岛市立医院  
		
92224时长01:41
			
			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