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上海市儿童医院 邸悦 副主任医师
        瞳孔散了,规范的说法是瞳孔是否散大,或者是否进行散瞳。散瞳是小儿眼科最常做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通过把瞳孔散大,去除所有的假性近视,将生理性远视暴露出来,可以得到小孩的真实的屈光度数,根据真实的屈光度数决定是否需要配眼镜。门诊第一次发现有屈光不正,主要评估是否需要戴眼镜。如果需要戴眼镜,则根据情况进行散瞳。如果是远视要进行阿托品的充分散瞳,把所有的远视度数暴露出来,如果是近视,不一定需要进行慢散瞳,也可以进行如美多利、托吡卡胺的快散瞳。快散瞳把所有的假性近视去除掉,如果是散光,则散瞳和不散瞳的区别并不大,散光是指眼球不够圆,因此散瞳的区别相对小。另外正常的瞳孔范围大概在2.5-4mm,最小的瞳孔是2mm,散大之后的瞳孔>6mm,甚至最大时可以达到10mm。
		
95236时长02:05
			
			北京友谊医院  
		
69553时长01:40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45634时长01:45
			
			盛京医院  
		
21179时长01:47
			
			中日医院  
		
45810时长01:44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