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杨宁 副主任医师
老人由于机体各种机能的减退,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高。老人出现低血糖时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缺少典型的心慌、焦虑、出汗、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而容易直接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同时由于老人低血糖后的自我调节和应对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无意识的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继而出现临床不良后果,如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加重认知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对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病变、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有反复低血糖发作史的老人,尤其需要警惕严重低血糖的发生。另外,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适当放宽血糖的控制目标,尽量选用低血糖风险低的药物,并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如发现老人出现神志改变、行为异常时,需及时检测血糖,并尽早就诊。

42159时长02:59
武大中南医院
91371时长01:54
深圳罗湖医院
59368时长01:50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38857时长01:55
江西人民医院
54589时长02:56
北京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