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霍则军 主任医师
若患者心肌缺血,通常以针刺心包经、心经及心脏附近穴位为主,具体如下:1、心包经穴位:如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两寸,于两经之间,对于心脏疾病有较好治疗作用,通常可针尖向上斜刺,使针杆争取向肘部传导,便为较佳针感,对于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缺血有一定治疗作用;2、心经穴位:如神门及通里穴均位于前臂尺侧,在尺骨掌侧,及长臂尺侧、掌侧方向,对心肌缺血也有一定治疗作用;3、局部穴位:如膻中,位于胸部正中,男性是两乳正中,对于调理胸部气血具有较好作用,可针刺,也可进行刮痧等治疗;4、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下旁开1.5寸,也可进行按压或针刺,均有一定的调理心肌缺血作用。

19822时长02:07
沈洲医院
38398时长02:13
39脑科医院
58767时长01:56
福建省康复医院
85736时长01:29
广中医深圳医院
31448时长02:03
山东交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