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甄英伟 副主任医师
        垂体瘤患者在术后1周尿崩可以缓解。抗利尿激素是调节水盐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分泌,通过垂体柄运输到垂体后叶储存,主要功能是控制肾脏排泄尿液。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就会增多,出现尿崩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饮水多、尿量增多、尿色发白。垂体瘤术后出现尿崩,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垂体后叶或垂体柄,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目前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很少会引起垂体柄损伤,即使损伤也很轻微。
因此,垂体瘤术后尿崩为一过性症状,通过补充抗利尿激素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控制,一般术后1周尿崩的症状可以缓解。垂体柄损伤较严重的患者,出现尿崩症状可能较重,需要较长时间恢复,需要补充垂体后叶素等。此类患者一般还合并电解质紊乱,恢复时间在1周以上。垂体瘤术后尿崩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如果出现尿崩,患者不必过度紧张,通过积极药物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大部分患者可以逐渐缓解。
		
47758时长02:01
			
			武汉协和医院  
		
34259时长01:56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38239时长01:19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  
		
46955时长02:08
			
			山西医大第一医院  
		
15964时长01:11
			
			北京航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