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1. 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长期午后低热或不规则高热)、盗汗、体重减轻;纳差、乏力;咳嗽、咳少量黏液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2. 体征:多无阳性体征,如肺上部尤其肩胛间区出现叩诊音浊、湿啰音等应疑诊肺结核。
3. 结核菌素试验:3岁以下婴幼儿呈阳性反应,提示有活动性结核;成人阳性只说明有结核感染史,但若高稀释度(1IU)呈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4. 血沉:增快有助于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及治疗效果判定,但血沉正常亦不能除外活动性肺结核。
5. X线检查:对肺结核诊断有很高价值。肺结核早期发现、分型和分期,确定病变性质、范围、部位、转归以及治疗方案等都必须依据X线检查。
6. 痰结核菌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
7. 纤维支气管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不典型或疑难病例的诊断。
对于初诊且仅有近期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肺结核患者,需进行活动性评价以决定是否进行抗结核治疗。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可直接判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结核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活动性评价。在进行活动性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因素。
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