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心率并非越低越好。静息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来说,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静息心率低,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表明心脏健康,无需治疗。例如,运动员和老年人的静息心率可能相对较低,这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静息心率过低,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影响心脏射血功能,导致头晕、乏力、黑朦、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
因此,静息心率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保持在正常可承受范围内。如果静息心率过低,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病因,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