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正常视力为20/20,即能在20英尺外看到视力表上最小的一行字母。如果无法看清视力表上最小的一行字母,则被认为存在视力问题。此时,需要进行验光来确定是否为近视。
在验光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近视的度数,则可以确定为近视。一般来说,近视度数超过25度即被认为近视。根据近视眼的屈光度分类法,近视眼分为低度近视眼、中度近视眼和高度近视眼。其中,低度近视眼是指-0.25D到-3.00D的近视度数,中度近视眼是指-3.25D到-6.00D的近视度数,高度近视眼是指超过-6.00D的近视度数。
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儿童的睫状肌经常处于低度的收缩状态,因此,在视力出现下降时,可能并非近视。此时,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明确诊断。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如果连续看近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短暂的低度近视眼的发生,平均-0.5D,持续1到2分钟。因此,对于真性近视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结果来判断。例如,正常人群的眼轴长度应该为24毫米,如果大于24毫米,则应该考虑真性近视的可能性。
如果确诊为真性近视,最好及时佩戴眼镜矫正。对于青少年儿童,还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的治疗方法。如果成年人不想戴眼镜,则可以考虑进行近视手术治疗。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