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什么是血液透析充分性?
一般认为,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患者在较高蛋白质摄入的前提下,于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达到干体重),充分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状态,透析后使患者感到舒服和满意的状态。充分透析应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使患者不但生活可以自理,还可以从事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达到心理康复和回归社会的程度。
2 .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标准有哪些?
(1) 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和营养状态良好,体力恢复,有生活、工作能力及一定的社交能力;
(2) 血压控制良好,一般≤140/90mmHg;
(3) 透析后达到干体重,不存在明显的水负荷状态;
(4) 没有明显的代酸、高钾血症;血透后TCO2≥22mmol/L、透前血钾<;6.0mmol/L;
(5) 贫血状态能够耐受;血红蛋白≥110g/L;
(6) 营养良好,血清白蛋白≥35g/L;
(7) 未出现明显的钙磷代谢障碍;
(8) 无明显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3 . 什么是干体重?
所谓干体重,也称理想体重或目标体重,患者无水肿、无组织间隙和血管内水分潴留状态下,液体平衡时的重量。即透析时不出现症状及低血压时所能耐受的最低体重。
人体体重的60%是水分,肾衰竭病人由于肾脏失去了自动调节功能,而靠机器来调整。因而这个调的“度”(时间和量)就要把握的较为准确,这样才能使“五脏六腑”长期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病人的干体重和正常人的体重一样,是一个变数,随季节,年龄,饮食,排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还有由于并发症带来消耗等因素,因而要特别注意这些条件的变化。准确的评估干体重对透析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患者及时把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和感受与主管医生护士沟通,共同细心摸索,不断总结,准确评估,及时调整,达到最佳状态!
4 . 如何准确评估干体重?
目前评估干体重的方法很多,但尚无一个“金标准”应用于临床,目前常用多种方法来综合评估和判断干体重,以提高准确性,减少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评估法:即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粗略判断,如患者表现为浮肿、阵发性夜间唿吸困难、近期血压急剧升高难以控制、体重明显增加等提示患者体内水分过多,但如果表现为透析后肌肉痉挛痛、心率增快、出汗和血压下降、乏力、声音嘶哑等提示脱水过多;
(2) 生物电阻抗法:在临床评估干体重的基础上,再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定患者体内总水容量及细胞外液容量,具体估算出干体重的参考值;
(3) 在线血容量监测:根据干体重的参考值拟定脱水量,脱水过程中监测在线相对血容量的变化而准确判断出患者的干体重;
(4) 其他辅助手段如:X光片测定心胸比、超声测定下腔静脉宽度、同位素法、中心静脉压的测定等也可在我们评估干体重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5 .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以多少为宜?
能否掌握好间歇期的体重增长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
控制体重增长的方法是透析治疗期间适当限制水盐摄入。一般钠限制在2克/天,前后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不得超过原体重的4%(2~3kg)为宜,或每日体重增加基本不超过1kg。
无节制的饮食水会引起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导致浮肿加重,高血压难以控制、继而引起心衰、肺水肿等,严重者造成生命危险,所以适当限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对透析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6 . 怎样控制和解决口渴问题?
口渴是透析者常有的症状,但不是每个透析者都会发生口渴现象。控制和解决口渴需要一定的毅力,耐力和控制力。
首先要充分的透析强化对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水的清除;其次,要低钠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此外,还要讲究饮水的温度和方法,要引用冰水或热水,异常的水温通过感受器传至口渴中枢,能够达到止渴的目的。饮水时,不要连续大量引用,要满满一口水一吞而下,这样就能有舒服感,满足了饮水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