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会出现什么危险状况?

25岁

       2007-11-12 09:08      浏览9145次
    病情描述:
    经过诊断为 (轻度抑郁症和轻度焦虑症) 请问医师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会出现什么危险状况?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本症多数在青壮年期起病,病前常有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症一样,以Lenz(1980)所指出的情绪低落的“6无”症状为其主要特征:无乐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和无用处.但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不仅是轻重程度不同,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以心因所致为主,后者以内因所致为主. 一、情绪改变 临床最突出的症状为持久的情绪低落.病人常主诉心情不畅,悲伤,孤独,抑郁,消沉,沮丧,失望,高兴不起来,看事物犹如戴着一副墨镜,周围一片暗淡之感;对工作无兴趣,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愁眉苦脸,容易哭泣;有时表现易激惹、出言不逊、讽刺挖苦或攻击,对周围的人发脾气,对周围环境冷淡和不感兴趣,甚至断绝与亲人、朋友的来往.许多抑郁病人缺乏幽默感,似乎对幽默情绪没有反应能力.有时有突然的哭泣冲动,但10分严重的病人可能表现为想哭而哭不出来.这种抑郁情绪常随着时间、地点和兴趣不同而有所改变,波动性大,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的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一两个星期情绪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接着又陷入抑郁.病人也觉察这是不正常的,并愿意讨论自己的情绪问题,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抑郁性神经症病人不一定都有明显的异常,并非一定表现为“悲痛欲绝”.病人面部表情阴郁,无精打采,面色苍白和困倦,态度消沉而无生气,说话声音有气无力,在谈及自己的苦恼时,可有叹息、流泪或哭泣,但仍然能够保持与检查者的交谈.病人往往可因时、事而有所不同,当触及其苦恼时,可感到悲伤、沉重;若涉及可笑的主题,有时也可微笑,甚至大笑.许多病人可表现为被动、纠缠、依赖、恳求,或者有时甚至用命令的口吻同医师说话;有时则表现为易激惹.虽然大多数抑郁病人具有悲伤的面部表现,但也有些病人可以把他们的感情隐藏在欢乐的面具下,即所谓的“微笑抑郁症(smilingdeprssion)”. 抑郁症的某些症状也可见于本症,如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并可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或食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但病人的抑郁程度较轻,很少发展到严重的程度,而病人描述却生动具体.病人兴趣减退,但不丧失,对过去或病前很有兴趣的事仍会愿意去做;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仍会接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但一般不引起行为的抑制,思维活动抑制一般也不明显;自我评价过低,但对某些方面内心是满意的,并接受赞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有自杀意念,但顾虑重重,想死又怕死,思前顾后,付诸行动者少,自杀成功者更少. 2、躯体症状 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全身疲倦无力,缺乏精力,头痛、背痛、4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常不能查出这些疼痛的原因.此外尚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头昏、耳鸣、口干、心悸、胸闷、腹胀、胃部不适、便秘、多汗及失眠等.体诉多且易变,但这些症状,可以随着抑郁的解除而改善.在有些病人、躯体症状可成为主诉,病人常因此而就诊于内外各科,这些症状可能掩盖了抑郁症状,经仔细询问和检查才能发现其抑郁心境,常易误诊为躯体疾病.某些神经症的症状,如焦虑、易激惹也颇为常见,部分病人有自责倾向、疑病性感觉. 3、认识的改变 抑郁病人认识的改变,表现为对其自身的曲解,包括对他的现在和未来的曲解.有人把这组症状称为“认识3联征”.认识异常的特点是自责甚至自罪、消极悲观、优柔寡断.也可见对自己躯体表象的歪曲,这个特点更常见于女性病人,自惭形秽,认为人们是因其丑陋而疏远她. 4、动机的改变 抑郁病人动机的典型改变是“退缩”,即缺乏“动力”,虽然病人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但就是没有想去做的“动力”,如不愿意负责任等,甚至对日常事务感到厌倦和无意义,并尽量回避这些事情.某些病人则表现依赖性增加. 5、自杀 抑郁性神经症病人的消极观念很常见,据统计有3/4的病人感到生活无意义,人生如梦,对前途悲观.少数病人曾萌生过自杀念头,故发生消极行为的可能是存在的,须提高警惕.为预防产生自杀应注意: (1)病人的威胁性表态比仅有自杀企图更危险. (2)企图自杀的妇女比男性为多,但男性的自杀成功率更高. (3)有自杀企图的抑郁病人,以30岁以下者较多;年过30岁者,随年龄的增加其自杀成功率也较高. (4)有自杀企图并获得成功者,多是患有慢性躯体疾病或酒精中毒的抑郁病人. (5)有自杀企图并获得成功者,多是单身汉、寡妇、离婚者、生活孤单和失业的人. (6)有自杀企图并获得成功者,多是那些父母或近亲有自杀行为的人. 艾创心理http:hi.baidu.com/ichancepsy

    刘凯

    副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8796
    2007-11-12 08:10
向TA提问

有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