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哮喘有畏寒、寒战不发热
2009-09-22 12:16      浏览7806次
    病情描述:
    患哮喘,有畏寒,寒战,不发热,之前吐晶体痰.请问会是丝虫病吗?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您好,您是说单次寒战后不发热还是次次如此?寒战时有无抽血找细菌等检查?畏寒主要表现为怕冷,而寒战是怕冷同时四肢小抽动,但是意识清楚,故首先明确畏寒寒战的定义,而哮喘病人易出现酸碱平衡紊乱,而酸或碱中毒有时会出现抽搐等,故建议先鉴别症状.

    纵雪梅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9293
    2009-09-22 09:25
向TA提问

有用(13)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 一般丝虫病的临床表现有,急性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在班氏丝虫,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有些患者可仅有寒热而无局部症状,可能为深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表现.建议您最好是去三甲基医院做对症检查和药物抗生素静滴治疗!愿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曹驰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523
    2009-09-22 11:19
向TA提问

有用(0)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无论何种哮喘,轻症可以逐渐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治疗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缓解期治疗: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等对于防止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李胜开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7077
    2009-09-22 12:32
向TA提问

有用(0)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患哮喘,有畏寒,寒战,不发热,之前吐晶体痰.是不是丝虫病最好去医院看看,做痰的培养哮喘英文: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哮喘病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的体质包括“遗传素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过度通气),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甚至经济条件等均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发展的更重要原因. 过敏原是诱发哮喘的一组的重要病因.过敏原主要分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来源于生活环境中的含有变应原的微粒物质,其致敏成份主要为蛋白质和多糖.过敏原侵入机体的途径可以决定病变发生的器官,由于微粒可借助空气传播且在生活中随时存在,因此吸入通常是引起儿童呼吸道致敏和哮喘发作的主要途径. 尽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均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要能够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为使哮喘诊断治疗工作规范化,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心肺血液研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有17个国家的301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GINA).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也于1993年和1997年议定和修订了中国的哮喘防治指南,促进了防治水平的提高. 一,成功的哮喘治疗的目标: 1.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 2.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3.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 4.预防发作及加剧. 5.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 6.避免影响其它医疗问题. 7.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8.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上述治疗的目标的意义在于强调:①应该积极地治疗,争取完全控制症状.②保护和维持尽可能正常的肺功能.③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坚持长期治疗.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 二,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因其均具有平喘作用,常称为平喘药,临床上根据他们作用的主要方面又将其分为: (一)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有数十个品种,可分成三代.①第一代:非选择性的β2激动剂,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因其心血管副作用多而已被高选择性的β2激动剂所代替.②第二代:选择性短效的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酚丙喘宁等,作用时间4~6小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明显减少.③第三代:新一代长效的选择性β2激动剂,如福米特罗和丙卡特罗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但部分药物(如沙美特罗)起效时间较慢.总的来说,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以第二代药物最常用.第三代药物主要用于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起到稳定气道,减少发作的作用. 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MDI),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MDI为最常用.然而,MDI使用需要吸气时同步喷药,需要医务人员认真指导和定时检查使用的方法,才能保证疗效.在儿童,老年人或重症病人可在MDI上加贮雾瓶(spacer),喷出的药物气雾停留在瓶中,病人可从容吸入,并可减少雾滴在口咽部沉积引起刺激. 2.茶碱类 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茶碱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最好用药中监测血浆氨茶碱浓度,安全浓度为10~20μg/ml.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合用甲氰咪胍,喹诺酮,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减少用药量. 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 等,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许铁

    主任医师 已帮助 698333
    2009-09-22 12:45
向TA提问

有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