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不过是胃粘膜浅表破损而已

    发布时间:2015-01-07   来源:中华康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大陆最近几年才有的胃镜检查报告,很常见。不少病人对“糜烂”一词十分敏感,常理解成胃快要“腐烂”掉了。其实,这是对医学术语的误解!在医学术语中, 胃肠粘膜“糜烂”一词是英语“erosion”不太准确的中文翻译,原义是指胃肠粘膜的非常浅表的破损,一般在24小时即可自行修复,但反复发生,原因多样,健康人胃粘膜也可出现零星的糜烂灶。如果粘膜破损深达粘膜肌层则称为“溃疡(ulcer)”,肯定属于病态。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消化内科张厚德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还是个“中国特色”的胃镜诊断,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并不使用。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慢性胃炎的诊疗意见进行了更新,其中内镜诊断部分不仅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旧称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还要求诊断时注明内镜检查时发现的糜烂、出血、胆汁返流等征象,于是这就出现了“伴糜烂”、“伴出血”、“伴胆汁返流”等等新名词。由此可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其实就是原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否有害关键得看轻重和原因,胃镜下表现轻微的炎症及零星糜烂绝大数属于人人都有的生理性炎症而无需处理,只有胃镜下明显炎症或存在幽门螺杆菌的非萎缩性胃炎才需处理,如使用制酸剂、根除幽门螺杆菌、戒酒、对抗阿斯皮林副作用等。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房静远.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 2013;33(1):5-9.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简述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对于胃炎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吧,毕竟这是一种经常在我们生活中“抛头露面”、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那么,小编想问一下,大家对胃炎了解多少呢?如果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