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骨质疏松 不可一“钙”而论

    发布时间:2015-11-12   来源:中华康网   

  家住武昌三层楼的张爹爹今年69岁,日前因为腰背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患上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建议他平时多补钙,预防骨折危险。武汉市第三医院骨外科毛文

  不少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内分泌、运动减少,以及其它内科疾病,使人体的骨矿物含量降低造成骨质疏松。但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需要到正规医院做一个“双能X线骨密度”的检测评估,看看自己的骨质疏松水平与平均正常值有多少差距,骨折风险有多大。了解身体目前的状况才能制定科学的“补钙”方案。

  很多人认为食用钙剂容易得结石。其实,老年人每天补充850毫克以内的钙不会引起肾结石的发生。要防止肾结石,应避免吃过多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竹笋等,或将这类食物用热水焯过,溶解去掉草酸后食用。同时,平时多饮水也可以有效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光靠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真相是,治疗骨质疏松单纯补钙是无效的,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的治疗。我们日常饮食中每天含有约400mg左右的离子钙,老年人钙的流失量比年轻人大,因此每天需要补充钙剂800―1000mg,具体剂量要看自己的“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结果。钙剂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起到的是提供原料的作用,补充进去的钙剂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发挥效用。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对钙吸收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除了来源于药物,很多食物如三文鱼、牛奶、鸡蛋、蘑菇、虾中也都富含维生素D,适量的阳光照射也是促进人体维生素D合成的方法。长期呆在室内,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合成能力普遍较低,更需要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D才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然而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来说,即使增加了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的改善所起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这类老人必须通过医生的治疗来解决问题。以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大多数腰背痛的患者在进行常规维生素D加钙剂的补充时,降钙素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时需要同时应用二磷酸盐类的药物。

  现在不少商家打着老年人必须“补钙”的幌子,宣传所谓分子钙、原子钙、高效钙、活性钙、基因钙等营养品。其实,这些都只是商业用语,在营养学中这些“高科技词语”是不存在的,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国家明文规定所有食品均不允许宣传其治疗效果,只有“药准字”的钙剂才可以放心购买使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