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肝炎及其预防策略

    发布时间:2016-04-14   来源:中华康网   

  季节性肝炎主要指甲型和戊型肝炎,全年散发并有显着地冬春季高峰;非季节性肝炎主要指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全年散发但无显着地季节性高峰。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散发性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显着地冬春季高峰,但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常发生在热带的雨季和亚热带/温带的夏秋季。散发指患者的绝对发生人数居于历年来的一般水平,并且不同患者的发病不存在关联性;流行指患者的绝对发生人数显着多于历年来的一般水平,并且不同患者的发病存在关联性。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基本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类和有限的灵长类动物;但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还感染家畜、家禽和牲畜,如猪、鸡、马等。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经毛细胆管排入胆道再进入肠道,随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在已知的五个肝炎病毒中,甲型肝炎病毒的环境抵抗力最强,在酸性、碱性和低温环境中均能长期存活,但对紫外线敏感;而戊型肝炎病毒的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离开肠道的弱碱性环境后迅速死亡,但冻存可长期存活。因此,散发性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播、食品传播;而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限于食品传播。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均水体传播。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手和物品造成的传播,分别称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被粪便污染的食品造成的传播,谓之食品传播;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水体造成的传播,谓之水体传播。

  人类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患病人群分别为青少年和中青年,老年人甲型肝炎少见但戊型肝炎常见。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分别为3~8周和2~6周。最初均表现为发热、乏力和食欲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发热的频度分别为80%和40%;体温很少超过39℃,持续时间多为1~2天,少数为3~5天,个别可达1周。乏力和食欲下降持续的时间通常分别为5~7天和7~10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周左右出现尿色加深,呈红茶色,同时皮肤、巩膜黄染。出现和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者分别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如果乏力、食欲下降进行性加重超过3周,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超过2周,应考虑重型肝炎的可能。重型肝炎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危型肝炎,是导致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甲型和戊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分别为2~4周和4~8周;病死率分别为0.1%~0.3%和1%~3%。

  一旦被诊断为季节性肝炎,均需住院治疗。住院的目的有三:第一,隔离的需要,甲型和戊型肝炎均为法定传染病,其传染期为发病后3~6周,隔离治疗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护亲友;第二,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需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痛苦,支持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第三,观察病情的需要,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患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阻止疾病进展和减少死亡风险。季节性肝炎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在高峰季节期间,如果与感染者有接触,可采取被动免疫的方式,即接种免疫球蛋白来减少发病;在高峰季节之前,没有与感染者接触时,可采取主动免疫的方式,即接种疫苗来防止被感染。接种免疫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有预防作用,但对戊型肝炎无预防效能。目前已经有可用的有效的甲型肝炎疫苗,但还没有被证实有效的戊型肝炎疫苗。因此,甲型肝炎可通过主动和被动免疫来预防,但戊型肝炎还没有可靠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方法。预防季节性肝炎,特别是戊型肝炎的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勤洗手和吃熟食仍然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肝炎影响寿命的长短吗 
我们知道乙肝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乙肝的治疗也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所以乙肝患者都非常担心健康问题。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影响寿命的长短吗?怎么办才好呢?一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