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布时间:2015-01-10   来源:中华康网   

      歌者田震,近年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接受治疗。这个消息,还是一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的家属告知我的。她说,我妈妈和歌星得一个病,真够出名的。

      她的妈妈,73岁,因双下肢出血点就诊,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经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稳定,血小板恢复正常。北京307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科黄雅静

      只有得了这种病的人才会关注,也只有明星得了这种病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病,给人一种恐惧的感觉,不过,真正了解了病因病情,也就可以正确对待了。

      所以我整理了有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抹除人心中的恐惧。得病并不可怕,怕的是因病而就此消沉。

  一、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种病发病年龄一般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患者可能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病因不清,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1、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2、慢性型
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

  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检查

  1、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2、骨髓象
急性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为幼稚型,细胞边缘光滑,无突起、胞浆少、颗粒大。慢性型,巨核细胞一般明显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但胞浆中颗粒较少,嗜碱性较强。
3、免疫学检查。
4、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减弱,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寿命缩短。

  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急性型及重症者应住院治疗。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慢性型出血较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脾切除:脾切除是有效疗法之一。
四、免疫抑制剂。
五、免疫球蛋白。
六、达那唑。
七、输注血小板。
八、血浆置换。
九、促血小板生成药。
十、中医中药。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认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ITP的确诊必须强调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服药史、毒物接触史、家族成员出血史或乙肝、红斑狼疮病史;查肝胆B超、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