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之“婴幼儿脑外积水(外部性脑积水)”

    发布时间:2015-01-03   来源:中华康网   
    最近在网上遇到很多家长咨询关于脑外积水(外部性脑积水)的问题,尤其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儿;有些家长很紧张,生怕耽误了病情,将来出现脑瘫或者智障。有鉴于此,本人就此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文献整理如下,请相关人士阅读;但请不要对号入座,或者过分依赖此内容而机械的判断,以免耽误小孩的病情。广东省人民医院脑外科周东

  

  婴儿脑外积水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又称为外部性脑积水,国外文献又称为“婴儿良性硬膜下积液”。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脑外积水指无明确原因的脑外积水,是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患儿2~3岁时自然消退,没有后遗症。继发性脑外积水可见于遗传性疾病、外伤、硬膜下血肿、脑膜炎、系统性静脉压升高、早产、维生素A 缺乏、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情较轻者,其表现和特发性脑外积水一样自行消退,损害严重者,将发生脑萎缩,有些则产生进行性脑积水而需要行脑室分流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外部性脑积水的主要病因,部分预后差;无明显病因者及早产儿外部性脑积水大多预后良好。

  就诊原因主要为:多哭、易兴奋、易激惹、易惊叫和惊跳;睡眠不宁、易醒、入睡难、持续睡眠时间短;喂养困难,吃奶差,易吐奶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头围大于正常同龄婴儿或头围增大太快,前囱大或闭合迟;反应差、迟钝、手脚活动差,对声音、色彩无反应。外部性脑积水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主要有运动发育迟缓、一过性抽搐发作、言语发育落后、体重不增加、难喂养、易兴奋、易激惹等。

   CT表现(1) 额和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 5mm,其他区域蛛网膜下腔不增宽或稍宽。(2) 前部半球间裂增宽。(3) 基底池主要是鞍上池增大。(4) 额顶区脑沟加深加宽。(5) 脑室不大或有轻度扩张。

   患儿无高颅压症状则多不必特殊治疗,待其自行吸收。在治疗高颅压时多采用前囟穿刺、前囟持续引流术。

  值得一提的是,1~2 岁的婴幼儿,脑发育与颅骨生长的相对缓慢,因而脑沟、裂、池相对较宽。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可增宽达4mm,纵裂池6mm,侧裂池10mm ,都属于正常范围;18 月~2岁以后,脑发育加快,脑沟变窄,脑外积水会逐渐减少或消失。另外,有些小孩由于早产或宫内脑发育不良,出生后拍CT会显示蛛网膜下腔增宽,有点类似脑外积水。这种情况,如果小儿没有发育或功能滞后的表现就观察,如果有则进行康复治疗,一般不需要外科干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脑积水概述 
现在由于各种的原因,许多的疾病都进入到了我们身边,脑积水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个病的概述。脑积水是由于颅脑疾患使得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