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酸痛并非都是正常现象

    发布时间:2015-08-03   来源:中华康网   

  行走后腿脚酸痛、抽筋甚至腿部肿胀,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情况,尤其是冬季气温低时,许多人往往认为是受凉了、缺钙,是体质衰弱、体力不支的表现,是正常的现象,年岁大了嘛!可是你知道吗?这种酸痛现象可能预示着一种潜在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的患者由于行走较长距离后才出现间歇性跛行,因此得不到重视;还有很多患者在出现间歇性跛行后,被当作一般的腰腿痛或缺钙而长期误诊。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王瑞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文献报告,而55~70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7%。,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特点是早期起病隐匿,表现为“行走-疼痛-休息-缓解” 的重复规律,而一旦到中晚期会因为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痛甚至坏死,相当部分的病人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由于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变、微细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糖尿病病人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较无糖尿病者多,而且使动脉硬化发生得早且程度严重。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亦属于中医“脉痹”和“脱疽”的范畴。

  在疾病早期,患者步行时下肢肌肉对氧的需要增加,于是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这时就会发生无氧代谢,生成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神经而出现患肢尤其是小腿肌肉的酸痛感。此时如果病人坐下小憩片刻,则酸痛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复行走一定距离后疼痛又会加重,如此反复间歇出现,旁人见之,此人走走停停,似乎有点莫名其妙。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

  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短,直至最后丧失行走能力。到疾病后期,动脉甚至可能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肢体亦处于极度缺血状态,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尤以夜间症状严重,故此种病人常因剧痛而彻夜不能入睡,造成巨大痛苦。同时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使其活力逐渐丧失,终致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疽,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 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更易产生,而且易演变成湿性坏疽和继发感染,可同时发生全身中毒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阶段的间歇性跛行只靠患者自己发现,稍不注意便会误认为是体力问题而被忽略。一定不要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这样一方面会延误病情,另外滥用药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一旦发现有此症状最好去有血管外科专科的医院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确诊。如无创的下肢血流分析仪、下肢动脉彩超、以及CT 、核磁共振(MRI)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肢体动脉狭窄与闭塞。 以免误了治疗的时机。尤其对于糖尿病病人应关爱您的足部,当出现足部皮肤颜色、温度觉、触觉等有异常改变时或一些细微的外伤时,请及时找专业医师来诊治。

   在动脉硬化狭窄的早期可通过抗凝、祛聚或扩血管药物治疗,促进血液流动,纠正组织缺血,同时可采用适当的步行锻炼增强下肢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并且促使闭塞动脉周围侧支血管的形成和开放,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一旦间跛加重或 “静息痛”,足坏疽阶段,病人则应尽早到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处诊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重建患肢的血供。手术方法包括以人工血管替代闭塞动脉的传统手术、动脉腔内成形术、干细胞移植术,其各有适应症,而动脉腔内成形术又以微创的特点成为血管外科发展的方向。介入治疗创伤小,而且应用局部麻醉,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更适合年老、体弱、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简介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能让你四肢僵硬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们出行活动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都是以车代步,尤其是老年,这种四肢僵硬的症状是越来越多。专家介...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