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中华康网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疾病,它包括了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窦速、室上速、房颤等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病窦、传导阻滞等。据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但有的人患心律失常自己并不知道,尤其是健康人在情绪激动、劳累、酗酒等情况下可以造成心律失常,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的症状,但这种心律失常是非器质性的,也就是心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高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就是器质性的了。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心律失常危害多多

  正常人出现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动过速等,经常会造成心慌、气短、胸闷、夜睡不安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如心率的过快过慢都会使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加重冠心病,当然各种早搏造成的心跳不规律也能加重冠心病。如果是心肌梗塞病人出现了严重的室性早搏,还会有生命危险。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猝死,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约占总猝死病人的70%~90%。

  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缠绵难愈的各种心律失常对他们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积极治疗。

  慢性心衰容易合并房颤,老年房颤患者在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颤又容易使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管运行到脑部,容易引起脑梗塞。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心律失常为什么选药难

  目前西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窦速、房颤等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毒副作用,而且许多药物如心律平、胺碘酮治疗有效剂量与引起毒副反应剂量非常相近,用不够剂量控制不住心律失常,用足剂量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一面是心律失常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面是巨大的用药风险。用药,还是不用药?许多临床医生也经常面临两难选择,对于难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病窦、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西药更是没有有效治疗药物,许多患者需要体外安装起搏器,这种手术不仅具有风险,而且价格昂贵,还要定期更换,应该说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至今还是空白。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遗传来的猝死

  连续几个月来,已经有多起年轻人猝死的报道,他们从十几岁到二十几不等,正是花一样的年龄。这引发了人们对猝死的讨论。

  最近,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研咳嗽毙路⑾10种新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会严重干扰心脏正常跳动的频率和节律,而诱发猝死。这一发现让公众对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研究人员也指出,上述10种基因中的某一个发生突变不一定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加大,下一阶段专家们将致力于分析上述10种基因变异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心脏病,甚至引发猝死。

  专家解释说,每一个心肌细胞的表面都有很多称为“离子通道”的微孔。离子通道由蛋白质构成,通道可以打开和关闭,以控制带电荷的钠、钙以及钾等离子出入。离子的进出产生了所谓的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这种电活动进一步触发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通常而言,这种电活动会有序在心肌细胞间传递,从而使心脏能够完成正常的射血功能。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基因突变导致通道变性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的患者基因突变导致其控制编码的心肌离子通道发生特性的改变。当离子通道功能发生异常时,心脏电活动极易发生紊乱,进而影响心脏的跳动,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乃至心室颤动。一旦出现心律紊乱,心肌细胞的收缩将不再协调。人体血液循环发生紊乱,各器官丧失有效血液补充,从而导致昏厥或者猝死。

  专家介绍说,目前国际上普遍承认、并明确命名的遗传性室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有4种,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布鲁达格综合征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长QT综合征最为多见。它们都是遗传性疾病,存在一种或多种基因突变。心脏在大体解剖学上并没有肉眼可见的结构异常,但由于遗传基因发生异常,导致心肌细胞上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生改变,极易发生各种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未发现,或来不及及时救治将会导致致命的后果———猝死。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长QT综合征

  专家说,QT间期是心电图上的一个测量参数。所谓“长QT综合征”是指患者不但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而且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慌、晕厥前兆、晕厥发作或猝死。很多患者是先天性的,这意味着他们与生俱来就患有这种疾病,而且会伴随终生。

  目前发现有8个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先天性长QT综合征,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基因突变,患者发病的诱因、表现和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如长QT1型,有KCNQ1或KvLQT1基因的突变,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多由于运动特别是游泳诱发;长QT2型中KCNH2(或HERG)基因发生了突变,患者多在情绪激动或者静息时发病,倘若他们在睡梦时被声音惊醒,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他们的房间应避免放电话和闹钟;而长QT3型存在SCN5A的基因突变,患者多在休息或者睡眠时发生猝死事件,无声无息的死亡。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Brugada综合征与短QT综合征

  1986年Brugada兄弟观察到一位波兰3岁男孩反复发作晕厥和猝死,多次被其父亲成功复苏,这名男孩无器质性心脏病。其姐姐有同样的临床表现,2岁时发生猝死。其后Brugada等在1992年率先总结报道8例类似临床特征的患者,引起广泛关注,1996年此疾病被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

  “国内此疾病也已有报告,”专家说,“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年轻男性,很多的猝死发生于夜间睡眠中。目前唯一已被证实的致病基因为SCN5A基因。”

  和长QT相反,短QT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上QT间期比正常人短,专家说:“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遗传疾病,国内相关的报道很少,目前发现三个基因的突变与之相关。”

  详解心律失常有何危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儿茶酚胺是在全身应激、情感激动或运动状态由肾上腺释放出来的一类化学物质。正常情况下,它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肾上腺素是典型的代表,普通人在躯体运动或情感应激时分泌会增加。此类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时诱发室性心动过速,被称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多性形室性心动过速。儿茶酚胺诱导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同样也是遗传性疾病,现已明确的基因突变包括RyR2和CASQ2。临床上这种患者可以并存多种心律失常,如即可捕捉到房性心律失常,也能捕捉到室性心律失常。多数病人在儿童时期会出现晕厥症状。

  “尽管知道这些都是遗传疾病,但是目前基因检测还都是以科研为目的,尚未走上临床。”专家说。

  不过,如果有心电图异常,以及曾经发生过不明原因昏厥或者猝死被成功复苏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一定要到医院详细检查。

  对被确诊的人,改变生活习惯和采取治疗措施会有助于他们预防危险,从而延长生命。在平时生活中一定避免剧烈的运动、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睡觉的房间要保持安静。某些患者可以服用一种称为β受体阻滞剂的心脏药物,使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当然埋置式心脏转复除颤器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作时,自动识别心律失常,进行除颤,恢复正常的心脏搏动。只不过你要一个检查比你还“健康”的人在身体内放置一个异物,的确有一定难度。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心律失常的病因都有哪些 
心律失常这种病理现象在人群中广泛存在,那么他究竟因何而起呢?是什么引发了心律失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会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呢?一、药物作用如圭尼丁、洋地黄、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