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科普小知识

    发布时间:2016-01-23   来源:中华康网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缺陷而形成的一种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其发病可能与孕妇怀孕早期特别是头3个月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药物、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及早产、缺氧和遗传等有关。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陈金明

 

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有些患儿喜出长气、易患感冒和肺部感染,或喜蹲踞位,极少数可能有口唇紫绀、影响发育。大多数先心病是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而被发现的。

 

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治疗有哪些后果

一般而言,先天性心脏病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经导管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发育、生活、学习不受影响。如未及时治疗,天长日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右心左分流,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

 

先心病病人应作哪些检查

1.心脏超声  心脏彩超是目前最重要和准确的检查。大多数先心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确诊,仅少数患者需要食管超声检查。

2.极少数先心病患者需行右心导管检查。

3.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有时也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先心病选用哪种治疗方法最佳

这主要是根据病人年龄大小、是否有右向左分流及医疗水平来决定的。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目前最为简便、创伤最小、费用最低、恢复最快的方法,大多数患者均可通过这一方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类型,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均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2.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只有巨大缺损、合并有严重的多种畸形者,才进行外科手术矫正。

3.内科治疗  对3岁以下、体重不超过15公斤的儿童,如症状不明显,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当症状较重时,出现口唇发绀、肺动脉高压、心脏明显扩大、心衰及右向左分流等情况时,已不适合作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只能内科对症治疗。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优点

目前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已很成熟,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通过特制导管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将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封堵。这一治疗方法简便、安全,不用开胸,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留疤痕,痛苦小,并发症少,一般术后3~4天就可以出院。 

 

先心病封堵时是否需要全身麻醉

先心病封堵时大多不需要全身麻醉,手术时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没有明显不适感。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可选用作用时间短、恢复快、对呼吸影响小的静脉复合麻醉。

 

先心病封堵成功后什么时候复查

一般在术后1周、3月和6月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以确定封堵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先心病封堵成功后是否还需服药

术后尚需服有阿司匹林3~6个月。

 

哪些先心病可以行介入治疗

目前可以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包括:①动脉导管未闭;②房间隔缺损;③室间隔缺损;④肺动脉瓣膜狭窄;⑤冠状动静脉瘘、肺动静脉瘘等。

 

什么时候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合适

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都可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多可达到正常人的心功能水平。一般来讲只要发现有先心病,3岁以上患者越早治疗越好,实际上各年龄段均可进行介入治疗,在学龄前治疗可不影响儿童学习,且病变对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影响小,对患儿的心理成长带来的影响也较小。

 

介入治疗先心病是否安全

介入治疗先心病总的来说是安全的,目前国内进行的众多病例尚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潜在的并发症有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传导阻滞、溶血等。这些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传导阻滞多可以恢复,封堵器移位也可以取出后重新放置。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