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5-12-12   来源:中华康网   

   边缘型人格障碍英文称为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种较严重的人格障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反复无常的心境和不稳定的行为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和诊断

  边缘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实体开始进入精神科诊断,是1948年的DSM-I,当时的名称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为它与当时的另外一个诊断,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1980年DSM-III出台,一直到现在的DSM-IV-TR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的这个疾患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提出其实人们认为的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其实是有精神疾患,只不过这种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他们观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边缘人格障碍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

  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 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 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 personality )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描述、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 描述了“好像”人格( as-if personality ),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 and Polatin 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 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

  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接受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研究这些案例。从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中期,对边缘状态的研究开始大规模展开,积累了很多的案例。精神分析师Kernberg总结了精神分析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 (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术语,并且理清了其诊断要点。Gunderson等人把精神分析界的这些描述性案例经验工作进一步整理,变成了可操作的定义。DSM-III的诊断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他们的工作框架来进行的。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至今,是边缘人格障碍的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有关边缘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各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成为国际精神病学界的主流研究课题之一,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齐头并进。

  边缘人格结构共有特点

  1)身份认同弥散 (identity diffusion);

  2) 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认、投射、付诸行动和投射认同;

  3)现实检验能力一般来说是好的,但是很难承受变动和失败。

  在这个基础上,1975年,Gunderson & Singer 回顾了以往有关边缘人格的临床观察的研究,并提出了几个描述性的标准,包括情绪烦躁,冲动行为,人际关系不佳,精神病样的认知,社会不适应。并发展了一个半结构性的研究工具 DIB(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Borderlines )。

  1978年,Gunderson & Kolb等利用DIB对33例边缘人格患者进行统计研究,确定了7条诊断标准。

  1979年,Spitzer, Kernberg, Grinker等人又进一步进行了大样本的研究,确定了BPD的八条诊断标准,供1980年的DSM-III使用。

  到了1994年,对DSM-II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300多项研究,终于确定了现在的边缘人格障碍BPD的九条诊断标准。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的行为模式,开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 项:

  1.疯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

  2.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征为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

  3.身份(认同)的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持续的不稳定.(注: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时的不确定性)

  4.至少在两个对自己有潜在损害的方面有冲动性 (例如:花钱、性、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5.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者是自伤行为。

  6.明显的心境反应引起情感不稳定 (例如:严重的发作性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且很少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 (如: 频繁地发脾气,不断地生气,反复地打架)

  9.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由于研究和确诊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工具有很多,除了上述的DIB外,还有DIPDIV(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DSM-IV Personality Disorders ), IPDE(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Disorder Examination),SIDP-IV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DSM-IV Personality), PDI-IV(th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view – IV), SCID-II(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I Personality Disorders)等。其中临床研究运用最广泛的自然是SCID-II和DIB-R,这两个工具度已经有中文译本。而且前者作了信、效度检验。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缺乏有质量的RCT研究。主要是传统的“临床研究”。有三项研究发现奥兰杂平(olanzapine )对边缘人格的冲动性有效果。Coccaro(1997)和Thomas(2002)的研究显示,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控制情绪障碍和冲动行为有效,如迅速变幻的情绪、愤怒、冲动性攻击和自伤。用量与治疗抑郁障碍的剂量相当。

  但是过高剂量的SSRI相反会增加患者的自伤行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也用来控制情绪症状、敌意和由情绪不稳引起的冲动行为。目前已经较少有临床医师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边缘人格障碍者,Cowdry(1988)的研究发现此类药物似乎使患者的自杀和行为失控增加,但是实际上这是三环类药物究竟有无效果是缺乏足够的证据的。同样,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心境稳定剂,其疗效也是缺乏循证的。只有一项RCT来验证碳酸锂对边缘人格障碍的疗效,结果是无效。Stein(1995)和Hollander(2001)的研究证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情绪稳定剂和抗癫痫药能有效地控制冲动性行为,可能也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最近有一项RCT研究证明拉莫三嗪对控制冲动行为有效。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对边缘人格障碍的病因、病理、诊断的研究非常多,但是治疗学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少,高质量的RCT研究更是罕见。这和针对抑郁障碍的治疗学研究有不少RCT和高质量的荟萃分析证明其治疗手段的科学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许多诊疗手段还停留在经验医学的时代。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谈谈什么是露阴症 
今天简单谈谈所谓的露阴症,我们知道性偏好是一种正常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正因为有了各自的性偏好,大家在追求异性时才不会都去追求同一个人,撞车撞成一团糟。露阴本来是...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