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反应(EPS)

    发布时间:2015-05-01   来源:中华康网   

  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体外系,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等。

  锥体外系反应(EPS)是传统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4种:

  1、急性肌张力障碍:最早出现。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自主的奇特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扭曲等等。 邯郸市第一医院骨科张晓军

  2、静坐不能:治疗1~2周出现。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 不愉快,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原地踏步等。

  3、帕金森病:治疗的1~2月出现。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初是运动过缓,写字越来越小。严重者有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 ,面具养脸,粗大震颤,流涎,皮脂溢出。

  4、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持续应用几年后。 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特征。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增加。最早为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尤常见。有多种常用药具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的药物,如非那根、咳必清、阿托品、胃复安、甲硝唑、西米替丁、氯丙嗪、奋乃静、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等。这些药物都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锥体外系兴奋作用,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锥体外系的控制失调,使得锥体外系兴奋性增强,结果由锥体外系控制的肌力和肌紧张度失控,从而引起一系列与肌力和肌紧张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先后出现嗜睡、乏力、表情呆滞、肌肉震颤、斜颈、吞咽障碍、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症状。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要遵医嘱用药,不要轻易加大用药剂量,更不要随意买药来服用。如果出现异常就要与医生及时取得联系。

   

  锥体系

  锥体系是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直接路径。主要是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层延髓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层脊髓束。因此锥体系统(锥体系)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和脑神经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为下运动神经元。目前知道,80%~90%的锥体束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有一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接替,亦即是多突触的联系。只有10%~20%的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发生直接的单突触联系。电生理研究指出,这种单突触联系在支配前肢的运动神经元比支配后肢的运动神经元多,而且支配肢体远端的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又比支配近端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多。由此可见,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受大脑皮层单突触联系支配也愈多

   

  神经运动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1下运动神经元,2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3锥体外系统,4小脑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大脑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受损引起的对侧肢体单瘫或偏瘫,也叫中枢性瘫痪。特点。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肌张力增高的特点,上肢的屈肌比伸肌肌张力高,下肢的伸肌比屈肌肌张力高。因此,作被动运动检查肌张力时。伸直上肢及弯曲下肢所遇的阻力大,被动运动快比被动运动慢阻力大。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或折刀样痉挛。

  锥体外系包括纹状体系统及前庭小脑系统,纹状体系统指,纹状体,红核,黑质,丘脑底核,总称基底节。它的功能是维持及调节身体的姿势和保障动作时必需的肌张力,并担负那些半自动性的刻板的及反射性的运动。

  锥体外系病变能引起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肌张力变化有增强,减低和游走性增强及减低。不自主运动有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震颤等。

  锥体外系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增高的特点是,伸肌屈肌均增高,被动运动检查时,向各方向的活动所遇的阻力是一致的,故称“铅管样强直”或可感到是断续相间的,称为“齿轮样强直”。

  锥体束受损所致“折刀样痉挛”与锥体外系受损所致的“铅管样强直”是不同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什么是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发病率约为每年1~3/10万,患病率...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