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断流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3-19   来源:中华康网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胃癌患病率明显增高,遇有消化不良伴有报警症状时,应该进一步检查,否则容易贻误诊断,错失治疗时机。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常玉英

  那么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是如何界定的呢?

  对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首先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认真仔细的查体,必要时要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影像学、胃镜检查、超声检查和生化检查。由于内镜下可以直视有无病变,进行病理活检,并可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在我国,对于消化不良患者,更多的是选择胃镜检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内镜所显示的病变,不一定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病因。

  胃功能和胃肠动力障碍的检查有:(1)胃排空检查;(2)胃电图;(3)胃感知功能检查;(4)小肠测压检查;(5)食管pH检测;(6)氢呼气试验;(7)心理测试等。这些检查可以显示有无动力或胃肠感知功能的异常,有无合并小肠动力异常和细菌过度生长,有无胃食管反流等,有无焦虑和抑郁表现等,对于消化不良的诊断治疗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对治疗无效,难以解释其症状的患者,可以酌情选择有关检查。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对消化不良症状群引起重视,对其临床意义认识欠深刻,胃肠动力检查及胃肠感知功能检查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了解探讨,普及推广消化不良的知识还需时日。

  对于消化不良的诊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重视肿瘤家族史,年龄40岁以上作为参考,但应密切结合临床。比如家族中有胃癌病史,年龄又超过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则需要高度警惕,进行相关检查排查肿瘤性疾病。

  2.  对于有明显情绪因素和心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对于明确病情,及早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3.  如果病人无上述情况,且一般情况良好,或以往已经接受过有关检查,最近症状又有复发,或暂时不能接受有关检查是,可以采用经验性治疗。经验性治疗应结合消化不良的症状特点及症状与进餐的关系,推测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基础。

  4. 健康人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表现为MMC,其中MMM III期常见,但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异常。餐后胃底松弛损害或对扩张的感觉异常可能与早饱有关。约5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对机械性刺激高度敏感,可以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量虽少,但容易产生上腹饱胀症状。

  5. 十二指肠动力紊乱引起的十二指肠酸清除能力降低与恶心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空腹时常常出现症状可能是MMC活动异常,包括MMC III期出现次数减少、MMC III期动力减弱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这些可以解释有些病人空腹时就有症状,餐后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

  这时患者常常不敢多进食,以免加重症状。注重进餐和消化不良症状的关系,有助于判断分析消化不良病人的病理生理基础,即是酸相关性疾病还是动力相关性消化不良。

  6.  食物可以缓冲胃酸,使胃pH升高,所以可以减轻胃酸刺激症状。如果病人空腹时上腹部不适、容易饥饿、疼痛或发胀,进食后可以缓解症状,则很可能是酸相关性疾病,也就是通俗的说,胃酸过高或对胃酸高敏。

  7.  如果病人进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早饱和上腹胀等症状,空腹时症状缓解或无症状,或者空腹时有症状,但是进餐后会加重时,应该注意有无过多或不当饮食,以致出现胃消化负荷过重或出现不符合胃消化生理的情况。

  8.  如无食物因素,餐后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可以视为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疾病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9.   对于以上情况可以选则抑酸剂或抗酸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选用抗动力剂治疗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服药时间为2周,如果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进一步支持以上诊断,如果无效,则建议进一步检查。

  临床上遇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时,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有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有耐心的倾听和细致的检查,要告诉患者定时随诊,要指导患者的饮食方式和心理调适。这样才可以做到全面了解病情,及时把握病情发展,不至于贻误病情,延误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在生活中,消化不良会有什么后果呢? 
概述:消化不良在我们周围中是最常见的了,它一般是由于吃东西不消化或者是食欲不振等原因,那么,得了消化不良,会有什么后果呢?经验:消化不良导致的原因有很多的,如果...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