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强迫症

    发布时间:2015-01-11   来源:中华康网   

  12岁的小军半年前开始每天检查自己的书包,一天的重复次数达到10多遍,花去很多时间。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安心做作业。近2个月来,反复检查书包的行为已影响到他的睡眠、学习。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陆小彦

   一位孩子的母亲向心理医生述说:“我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了,学习成绩挺好,就是胆小,爱唠叨。最近一段时间每晚睡觉前总要求父母反复说:“雯雯再见,明天按时叫你起床。父母说话声音过大或过小、丢字、少字都不行。不这样做她就哭闹不睡觉,把我们经常弄得筋疲力尽,毫无办法。”

  ......

  在心理门诊经常会遇到这些类似案例,像小军这样反复检查自己的书包的现象,临床上称为“儿童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出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强迫症状多起病于少年期或青壮年期,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患者首发于儿童期。清洁行为多见于女性,而检查行为多见于男性。强迫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好,做事认真刻板,胆小,怕批评,过于严格要求自己,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而在父母身上常可看到孩子的影子。

  强迫症有那些表现呢?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同时伴有焦虑情绪和适应困难。强迫症症状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自己作业是否做对等等。有时还伴有好发脾气、哭闹摔东西、打骂父母、纠缠小事不放。另外,儿童强迫症还有它自身的特点,患病儿童常常支配家长与自己一起做强迫动作,或者反复向家长提出问题,要求父母回答,若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则大发脾气,甚至打骂亲人冲动毁物,正像雯雯所表现出的那样。

  有强迫行为就是强迫症吗?

  不是。在儿童正常发育的不同年龄阶段,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强迫行为。如走路数格子,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要角对角,反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还有一部分儿童出现强迫动作有一定的仪式动作或行为,如某患儿要触碰某物一定要碰几下,对了感到“心里舒服”或吉利。以上行为持续一段时间自然消失,不造成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不影响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应视为病态。

  如何治疗强迫症?

  对于孩子出现了强迫行为,家长也不必过于恐慌,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早发现是否得了强迫症,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家庭治疗,严重者可住院治疗。大部分强迫症是可以治疗成功的。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什么原因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发生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中最为幸福的,不过有不少儿童的童年却难以说得上是幸福的。因为不少儿童受到了儿童强迫症的困扰。为什么有些儿童会遭受到强迫症之苦呢?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