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

    发布时间:2015-10-06   来源:中华康网   

       脑卒中刚刚发病毫无疑问应以抢救生命为主,待病情稳定再尽早行康复治疗。但待病情稳定至少已经过了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很多患者或多或少出现痉挛、关节挛缩、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对以后的功能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卒中早期肢体良肢位的摆放就显得尤为重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杨荣卫

  良肢位是为了防止瘫痪患者早期肢体痉挛、肌肉萎缩畸形而采取的功能体位,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在发病初期尤为重要。通过良肢位的摆放还有助于预防压疮、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良肢位摆放方法:

  (1)仰卧位:头下置一枕头,不宜过高,瘫痪上肢下垫一个枕头,将上肢垫高20~30度,掌心向上,手指自然伸展,如手指屈曲不能伸展,可置一手巾卷隔在手指与掌心间;在瘫痪侧臀部及大腿下面垫一枕头,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如图:

        

  (2)侧卧位(瘫痪肢体在上):头下置一枕头,不宜过高,双手之间置一枕头,瘫痪上肢向前伸展,瘫痪下肢的髋、膝、踝屈曲90度,在床面与腿之间放1-2个枕头。如图:

                   

  (3)坐位:瘫痪上肢下放一枕头,双膝关节下横放一枕头,足板或长枕置于足底,预防足下垂。如图: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本文延伸阅读
偏瘫疾病的介绍 
对于偏瘫疾病,大家应该还是比较了解的。许多时候,偏瘫疾病往往是和中风疾病挂钩的,它是中风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许多人因为此病的降临往往会比较畏惧。下面小编就带大家...
    热门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