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看

分享

尿蛋白就是肾病吗

参与医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郑洁 主任医师
尿蛋白不一定就是肾病所致,在临床上如果出现尿蛋白,还需要除外生理性的因素,比如高热、寒冷或者剧烈运动以后,留取尿常规的标本可能会发现尿蛋白阳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说尿蛋白是由肾病引起。经过纠正或者避免这些因素以后,复查尿常规可能尿蛋白就消失,考虑是由肾病引起的蛋白尿。如果尿中有蛋白,而且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2g,考虑是肾小球性的蛋白尿,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蛋白尿。肾小球疾病分为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原因有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狼疮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乙肝相关性肾炎、淀粉样变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经常会造成蛋白尿。常见的病理类型可以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一旦考虑是肾小球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就需要给予积极的处理,尽量减少尿蛋白的量,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肾功能。同时有蛋白尿的病人要严格的控制血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g的病人,应该将血压尽量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