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并不相同

    发布时间:2015-06-02   来源:中华康网   

  慢性上腹痛或上腹部饱胀不适的病人,就诊时常常都诊断为“慢性胃炎”,其实这些病例可能是真正的慢性胃炎,也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胆胰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或肋软骨炎等,其中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两者最难区别。

   

  病因不同

  慢性胃炎是胃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说有胃确实是有病变,常表现为粘膜糜烂或萎缩,胃镜诊断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其病因多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而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病变,常常是因为“胃娇气”所致,胃镜检查一般是胃粘膜充血水肿,也多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病因多与与胃感觉功能异常、胃动力障碍、肠胃反流、心理精神因素、胃黏膜炎症、内脏过敏、迷走神经张力低下等有关。许多病人到处看病,可能都是过于敏感所致胃的不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张亚历

   

  临床表现不同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可表现为上腹部(心窝处)隐痛不适,烧灼感,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心窝处常有压痛。从症状上很难区分两者的不同。但胃镜检查和内镜下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是有差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只有胃粘膜充血水肿,病理活检粘膜常只有淋巴细胞浸润,表现为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而慢性胃炎胃镜下常有糜烂病变,或粘膜变薄,结节不平,病理活检粘膜常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慢性粘膜炎伴急性炎或活动性炎,也可有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

   

  治疗不同

  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上腹部不适,胃并没有真正的病,只是病人感觉难受,敏感性过高或胃过于娇气,其实检查并无明显病变,因此治疗上以以对症为主,实行个体化原则。药物治疗应视情况而定,患者多在门诊接受治疗。 需强调对患者解释病情,避免紧张和顾忌加重病情。建议忌烟酒或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精神因素明显者可给予心理和行为治疗,如果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也可找权威医院和权威医师作一综合判断,确实无大碍就应放心,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患者对自身症状的关注。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有明确的病因和胃粘膜的损伤,因此治疗上要对因治疗,目的是消除引起胃炎的病因、增强胃黏膜防御、控制临床症状。由于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主要病菌,因此针对该菌的抗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病变复发,同时需要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对于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的病例,还要进行病理组织学评估其癌变潜能,确定随访复查的方案。

  (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要太当加事,因为每个人做胃镜均会有慢性胃炎,可能都有胃粘膜的充血水肿,因为胃是搅拌器,一日三餐,酸甜苦辣天天在消化在搅动,不可能没有“炎症”,很多人胃痛其实可能是焦虑所致,如果没大碍,就要开开心心,该吃什么吃什么)

  

  (即使是正常人也可出现胃粘膜的充血水肿)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简单说说慢性胃炎的有哪些危害 
慢性胃炎常常是由于急性胃炎反复发作而没有及时治疗引起的,慢性胃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慢性胃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对患者造...

    免费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