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偏头痛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中华康网   

  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一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偏头痛的伴随症状

  头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恶心和/或呕吐。其他伴随症状可 能为感知觉增强、畏光、恐声及难闻的气味。有时可能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和头晕。发作期患者可能伴有易激动、言语表达困难、记忆力降低、精神不能集中等。有时甚至被误诊为精神病。一般在睡眠后、呕吐后头痛缓解。

  偏头痛发作常有一些诱发因素

  激素作用:月经来潮、排卵、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

  饮食因素:酒精、富含亚硝酸盐的肉类、谷氨酸钠、天冬氨酸、巧克力、过期的奶酪、误餐

  心理因素:紧张、应激释放(周末或假期)、焦虑、生气、 抑郁

  行为和环境因素:耀光注视、闪烁的灯光、视力集中、荧光、气味、天气变化、高海拔

  睡眠相关因素:睡眠不足、睡眠过多

  复杂因素:头部外伤、用力、疲劳

  药物作用:硝酸甘油、组胺、利血平、肼苯达嗪、雷尼替丁、雌激素

  偏头痛的治疗

  偏头痛的治疗分为发作期的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发作期治疗的重点在于消除发作期的临床症状,预防性治疗主要是减少或阻止偏头痛的发作。

  一、发作期的治疗

  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一般采用分级治疗的方法。偏头痛诊断成立后首先应用治疗药物金字塔底部的药物,常用药物为普通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如果效果不满意,患者可能来复诊,这时则给予二线药物,常为复合镇痛药物如加和百服宁等。如果二线药物也不起作用,可应用三线药物,即特异性抗偏头痛药物。特异性抗偏头痛药物主要为麦角制剂(麦角胺、咖啡因和双氢麦角胺)或特异性5-HT1B/1D激动剂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英明格及佐米格等。如果仍然无效,就要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如采用注射用曲普坦。

  此外,应尽量去除头痛的诱发因素。此方法的某些阶段可能由第一级治疗直接转到第三级治疗。极重度头痛,尤其是急诊患者,可静脉注射二氢麦角胺,同时静脉注射甲哌氯丙嗪或甲氧氯普胺。80%患者对双氢麦角胺有反应。对双氢麦角胺不能耐受或有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试用多巴胺拮抗剂如氯丙嗪、氟哌利多、苯海拉明等。

  二、预防性治疗

  预防性治疗的目的包括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度,增加急性发作治疗的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对偏头痛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指征为:

  ①1个月内2次以上发作,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持续3天以上;②有用药禁忌证或对发作期治疗药物无效;③1周需应用终止发作的药物两次以上;④偏瘫性偏头痛或少见的能产生广泛性神经系统紊乱或有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危险的头痛发作。

  偏头痛预后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可随年龄的增长而症状逐渐缓解,部分

  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

  日常护理

  1、远离酪胺酸类食物:酪胺酸是造成血管痉挛的主要诱因易导致头痛发作,这类食物包括:奶酪 、巧克力、柑橘类食物,以及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

  2、减少摄酒:所有酒精类饮料都会引发头痛,特别是红酒含有更多诱发头痛的化学物质。

  3、学会减压:放松心情,选择泡泡温水浴,做瑜伽等放松运动可以避免头痛。

  4、规律运动:对有偏头痛的人来说,着重呼吸训练、调息的运动,可帮助患者稳定自律神经系统、减缓焦虑、肌肉紧绷等症状。

  5、生活规律:营造安静的环境,维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假日也定时上床、起床。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偏头痛的症状表现 
大家都知道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内科顽疾,由于患者刚开始没有成分重视该病,从而造成偏头疼越来越严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痛苦,而且发作也越来越频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