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中华康网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肺、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是由于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使粘液脓性分泌物滞留,引起支气管壁感染,管壁肌层和弹力纤维组织破坏,代以纤维结缔组织,致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张,这种病理改变不可恢复。故手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有效疗法。

  一、病因

  支气管扩张多起病于幼年儿童时期,特别是麻疹、百日咳、流感之后发生的肺炎,经久不愈,导致支气管扩张。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脓肿和肺结核均可引起支气管扩张。也有部分病例属于先天性因素,此类支气管扩张多属囊性、多发、以累及一侧肺为多见,有时合并其它脏器畸形如右位心等。此外选择性IgA缺乏,原发性低α球蛋白血症和先天性气管软骨缺损等均可并发支气管扩张。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胸腹外科吴纪峰

  二、病理

  早期病理变化是支气管壁和肺泡间大量淋巴细胞集聚,向管腔内凸出,造成支气管阻塞,继而引起感染,结果首先是破坏支气管壁的弹力纤维,其次为平滑肌组织,最后为软骨,这些损伤的组织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致使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大。支气管粘膜上皮亦丧失了排除分泌物的纤毛运动作用,扩张了的支气管成为感染分泌物瘀积的管道(柱状扩张)或囊袋(囊状扩张)。细小的支气管分支逐渐因炎症结瘢而闭塞,相应的肺部因通气受阻以及纤维化而收缩,有的呈现肺不张。

  支气管扩张左侧多于右侧,下叶多于上叶,右肺中叶单独出现支气管扩张较多见。右肺下叶并中叶,右肺下叶合并舌叶多见。

  三、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脓痰或咯血。病人每日排痰量较多,痰呈黄绿色、粘液脓性,或有恶臭,有的反复多次咯血,甚至大咯血。一般病程较长,由发病至手术多在10数年。

  体格检查:一般病变轻而局限者无重要体征。肺部感染较重者,或咯血期可闻及固定的哮呜音或湿罗音。全身可见到杵状指(趾)等慢性缺氧改变。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主要依据是支气管造影,因为这种造影片可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的程度,部位和范围。一般分为柱状、囊状和囊柱状混合型三类。X线平片可见病侧肺纹理增多,或肺容积缩小,如有支气管结石,则可见钙化灶。CT诊断支扩在分型方面不如造影准确,且有一定假阴性,但对不能接受支气管造影检查及大咯血患者的诊断及病变定位有一定的帮助。              

  支气管镜检查,在咯血急诊病人对于确定出血部位,决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

  由于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内科药物抗感染治疗支气管和肺部炎症症状虽可缓解、但不能根治。因此一旦确诊,就应手术治疗。

  传统的肺切除术因切除肺组织较多,术侧胸内残腔大,余肺过度膨胀形成明显的代偿性肺气肿;支气管发生移位、扭曲,影响到通气和排痰功能,可并发肺炎和新的支气管扩张,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

  我院开展的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已有约20年历史,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此种方法有很多优点,疗效满意。

  根据肺泡有广泛侧支通气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实验研究证明,剔除了支气管的余肺充气良好,没有发生实变、血肿、不张、气肿;余肺通气血流比值不发生大的变动;余肺组织不仅存在通气功能,而且具备换气功能。由于支气管扩张的病理改变主要在支气管壁,所以,我们采取对于无严重纤维化或实变的肺段,只做肺段支气管剔除,不切肺组织。这样,既达到了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又多保留健康肺, 符合胸外科手术原则。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支气管扩张症状简介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是什么?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常会有胸闷、气急等特点,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有相关危险,所以一定要及早的发现支气管扩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