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感冒要分清

    发布时间:2015-12-03   来源:中华康网   

鼻子虽小,却是“位高权重”,高高在上,与脑、眼等重要器官毗邻,而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春天是鼻病高发的季节,不少人受到各种各样鼻部不适的困扰,但是人们常常忽视规范治疗,造成疾病迁延,甚至出现合并症。

鼻炎是最常见的鼻病,在华北地区,“鼻炎”二字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了。鼻炎可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其发病机制有本质的区别,治疗肯定不能一样。比如急性鼻炎,俗称“感冒”,属于非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是病毒感染造成的鼻黏膜炎症,有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还有感染的其它表现,像发热、全身乏力等等,遵循初起-卡他-化脓-恢复的演变过程,总病程7-10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李晓鸾

过敏性鼻炎就不同了,是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其主要症状是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和鼻塞,常被诊为“感冒”而误诊误治。如未及时正确诊治可合并结膜炎、鼻窦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合并症。尤其严重的是,近半数该病患者将在某个时段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目前的抗感冒药成分中多含有抗组胺药物,这也是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服用抗感冒药物“有效”的原因,殊不知真正起效的是其中的抗组胺药物,其它的成分如抗病毒成分、解热镇痛药物均无益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而且有刺激胃粘膜等等不良反应。况且停药后还犯,算不上有效治疗。拖延的结果将是致病的过敏原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重,甚至出现新的过敏症状,因此过敏、感冒要分清,早治早防。

控制和预防过敏性鼻炎,首先,应到正规的医院明确是否过敏,然后明确到底是哪一种过敏原致病。如果确定了对某种过敏原过敏,应尽量避免与该种过敏原接触并应积极治疗。免疫治疗(脱敏疗法)是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经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甚至痊愈,并且预防新的过敏症状发生、预防对更多的过敏原过敏。若做免疫治疗应找专业人员采用标准化疫苗进行规范化的免疫治疗。其次,正确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喷剂也能有效地控制症状。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畅享呼吸、轻松生活”。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立即咨询
严重感冒会死吗 
很多人都会患过感冒,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一旦感冒,就会影响到工作与学习效率。有的体质好点患上感冒的几率比较少,对于那些经常患上感冒的人们来说,掌握一些预防感...